“剑走偏锋”的上汽大通,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又玩了新花样,不但带来多款新车,还把展台变成了新能源专场,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EUNIQ 6、EUNIQ 5、EV90、EV30、上汽NEW纯电动皮卡概念车等车型悉数亮相。
上汽大通还在车展上公布了新能源的发展蓝图,未来5年,上汽大通MAXUS还将持续推出数十款新能源车型,到2025年达成新能源销量占比将超过30%的目标,并要提到海外市场的占比。
有意思的是,在上汽集团体系中,上汽大通是各乘用车企业中,今年增长最高的车企。上汽大通总经理王瑞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对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以及对氢燃料电池车等,作出了分析。
抢占欧洲市场,新能源是破局钥匙?
“上汽大通的新能源谱系,包含纯电、混动、氢能源的全序列,智能驾驶与定制化是我们发力的重点之一。今天的广州车展是新能源专场,将我们所有的新能源车型集结在此。”王瑞透露的一个信息显示,上汽大通今年的新能源车型今年在欧洲表现出众,有六七千台的订单,“在一些细分市场我们也做到了第一,比如我们的宽体轻客,在挪威市占率第一。”
(上汽大通总经理王瑞)
在上汽大通看来,中国新能源发展非常迅猛,经历了“十三五”期间的快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技术至少已经能与欧洲的一些主流主机厂打成平手,甚至略有超过,以宽体轻客为例,其在中国市场拥有19到20万辆的保有量,在欧洲市场,宽体轻客一共有65万台,这是中国整个市场份额的三倍,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是很大的市场机会。
“我们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目标,在中国和欧洲几乎是一样的。 未来5年,上汽大通MAXUS将持续推出数十款新能源车型,到2025年达成新能源销量占比将超过30%的目标,致力于成为国内新能源车型最全面、海外细分市场市占率最高的中国车企。”上汽大通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谢嘉悦补充道,可以想像,在欧洲主流汽车主机厂并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时候,正是中国车企最好的机会。
王瑞透露,上汽大通新能源产品大面积进入欧洲市场的认证,已经全部做好,“我们明年会在海外大干一场。”
氢燃料赛道悄然延伸到乘用车
今年,丰田与国内几大车企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加速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的商用落地,被认为是国际巨头加速入局FCV领域的重要事件。而广汽集团,也在今年推出了首款FCV车型——Aion LX氢燃料电池版。
作为自主品牌,上汽大通目前也在加快对氢燃料电池车的商用落地,本届车展上,上汽大通也展出了首款燃料电池MPV EUNIQ 7,其搭载83.5kW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与国内首款70MPa储氢系统,NEDC续航里程高达605公里,燃料加注仅需3到5分钟。
王瑞介绍,在氢能源领域,最近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政府起到的推动作用非常大。“前两天上海制订了新能源推广计划,提到在规划五十多个加氢站,其中25个都已经选好了地点正在实施。”
正是政府推动氢能源的商用场景加速落地,可以让重卡、轻卡,以及乘用车等可以得到及时补氢,“一个加氢站可以服务很多车,场景比较固定,能耗可以省很多。”王瑞说道。
当然,不论是丰田为首的合资公司,又还是上汽大通,目前的氢燃料电池车依然主要瞄准商用,以后者为例,其在无锡硕放机场有一条上汽大通FCV80运营的专线,从机场到客运站,每天6班,一台车一年可以跑三四万公里。
王瑞强调,随着加氢条件以及使用场景的普及,氢能源车型其实可以满足很多C端用户的使用场景,“目前国家政策针对氢能源在力推‘十城千辆’,要求规模都是上千台的,上海就非常有底气,很多政府单位、学校,都会用上EUNIQ 7。”
“面对C端客户只要加氢站搞好,氢能源车开起来体验很好。它的加速性像电动车一样,电动机功率很大,汽油车完全追不上。它是电化学反应,没有燃烧没有尾气,在车内非常非常安静。”王瑞认为,氢燃料电池车兼备了电动车和燃油车的综合优势。
采写:南都记者 钟键挺
编辑:李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