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回头看|陆河县河口镇: 打造农村人居环境“升级版”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汕尾
原创2020-12-02 17:25

44.jpg

陆河县河口镇。

彰显特色,留住乡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发展文旅产业的基础性工作。创文工作开展以来,陆河县河口镇立足实际,不断改进基础设施、积极转变群众思想、建立机制保持长效,使“硬件”“软件”均得到不断升级,并完善机制使成果长效化。

22.jpg

河口社区中心区街道干净。

 “软硬件”同步升级,提升宜居环境

 河口镇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和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河口社区作为镇的中心区致力于消除物理边界,不断提升城区空间品质,让家园更美丽。

鉴于整治工作刚开始时河口镇基础条件差的实际,河口镇制定“狠抓基础、多方开展、全面升级”的实施计划,以域为整体,行政村为责任单位,自然村为基本单位,由镇委指导、村委落实、理事会实施为责任主体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已达100%、卫生站派驻村医形成服务能力,满足居民群众对基本医疗的服务需求,河口镇的基础设施和村民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通过一系列措施,整体“硬件”虽得到全面升级,但群众意识“软件”并没有跟上,很多村民还是老思想,柴堆乱放、鸡鸭不圈养、门前“三包”未落实等现象还是屡“劝”不止、屡“教”不改,转变群众意识也是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工作之一。

河口社区以镇内开展打造最干净最整洁地区(村庄)“百日攻坚”行动为标准,将社区划分小网格,配备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明确住户、保洁员、社区干部责任分工,并将“百日攻坚”行动每阶段的工作量化、具体化。河口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江宏煜介绍,社区干部带头,每周开展一次“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进村入户督促环境卫生整治,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掀起一场环境卫生整治的全民行动。

微信图片_20201201152652.jpg

河口社区干部带头清理环境卫生死角。

因地制宜, 建设美丽乡村

面对高度建成区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情况,河口社区秉持着生态创新的理念,不断突破创新,不断发展立体绿化新模式新技术。社区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振兴景观示范带,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工作,为农房穿衣戴帽,为公共建筑立体绿化。

一园一街皆有心,浓妆淡抹总相宜。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美丽河口建设已初见成效。镇内的内溪河沟渠水面无漂浮垃圾、无污水直排、无黑臭水体;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站周边环境整洁有序;村内公厕干净整洁,无异味。

“河口镇已经全面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基础整治任务,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河口镇镇委委员林淑燕介绍,河口镇还投入约136万元完成北中、昂塘、土枝、河口等四村的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力量进一步加强,全镇1035户3016人,全面脱贫。

55.jpg

镇中心农贸市场。

对标先进,开展“三大行动”

河口镇是汕尾有名的红色镇,该镇创新实施“红色细胞工程”。结合“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开展乡镇干部“驻村连心”、村社干部“入网知心”、基层党员“联户交心”工作,积极动员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网格员、保洁员、党员志愿者等按照网格分工带着任务、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进村入户开展“打造最干净最整洁地区(村庄)百日攻坚”行动。

今年以来,河口镇引进研学教育基地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占地500亩,建设教育培训区、主题会议区、文化交流区、学者山居等,打造广东省旅游教育模式的示范性产业基地,对门文化广场、南部新城、南北溪水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围绕交通、水利、信息、能源、市政“五张网”加快谋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

河口镇一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镇乡村治理机制,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以打造最干净最整洁村庄“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展开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全面推行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群众创造整洁、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采写:南都记者 唐建丰

图:  南都记者 唐建丰

编辑:唐建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文明汕尾,城市变美了!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