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推全市首个无障碍信息采集装备,新建52公里盲道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12-03 09:27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张馨怡 无障碍建设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温度和包容。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引进“无障碍信息采集智能装备”,对全区道路和公共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情况和分布位置进行信息采集,建立3D全景式无障碍治理平台,为无障碍治理提供数据支撑。12月2日,福田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罗念纯出席“福田发布”时发布了福田区无障碍城区建设工作手册的1.0版本,该手册以手绘的方式展示10类常见场景中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规范,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单位推动无障碍城区建设。

全市率先引进无障碍信息采集智能装备

发布无障碍城区建设工作手册

去年,福田区出台了《福田区无障碍城区建设实施方案》。今年,福田区更是将“城市无障碍专项行动”作为福田区2020年文明城市创建十大专项行动中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惠及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真正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按照“完善机制-提升理念-摸清底情-加强指引-强化督导”的思路,福田区构建了“1+3+6”的工作体系,为高质量创建智慧无障碍城市提供“现实样板”和无障碍城区“福田范例”,为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贡献福田力量。

据了解,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引进“无障碍信息采集智能装备”,对全区道路和公共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情况和分布位置进行信息采集,经对数据进行分拣、加工和分析,建立3D全景式无障碍治理平台,为无障碍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福田已梳理出无障碍设施建设清单,绘制了高精度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电子地图,系统将直接显示该设施相关的所有硬件参数,并自动判断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通过红、黄、绿三种颜色进行标注。未来福田还将通过“AI+5G”技术支撑,为市民朋友提供无障碍设施定位、搜索和实时语音导航等功能的“智慧导行图”。

罗念纯表示,在前期督导中发现,有些单位不清楚无障碍到底要建什么、怎么建。为此,福田启动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手册编制工作,邀请专家学者、残障朋友等参与起草、讨论、修订。以手绘的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示10类常见场景中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规范,普及无障碍知识,正确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单位推动无障碍城区建设,提升无障碍建设标准化水平。目前福田区无障碍城区建设工作手册的1.0版本已经编印完成,当天也首次和大家见面。

迁移70余处路面障碍物

新建52公里盲道

今年以来,福田与教育、住建、卫健、城管、建工、交通等10个职能部门以及各街道携手,推进实施重点项目、城市生活、城市出行、信息交流、文化培育、巡查督导等六大无障碍专项行动,落实17项任务,取得一定成效。

在实施重点项目方面,主要两大试点。首先是智慧无障碍城区建设试点。高标准推进福田中心区5.3平方公里范围内交通设施及空间环境综合提升无障碍改造项目,完成迁移路面障碍物70余处,新建盲道约52公里,采用下沉式装饰井盖并标注盲道标识,减少视障群体盲道绕行;对交叉口人行道提前降坡改造,将渠化岛、二次过街岛做平,在人流量大的信号灯路口设置无线地面红绿灯,建成1.5万平方米“零高差”无障碍慢行空间,通过平铺、下沉、碎片整理、多杆(箱)合一等方式打造有序、和谐、品质的大无障碍城区。

在沿街路条红绿灯路口全部设置过街盲道钟,为1213根智慧灯杆装上高密度摄像头,用视频AI识别障碍群体,同步优化信号,保障障碍人群安全。

今年7月,国务院残工委调研组对福田中心区无障碍建设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福田区将无障碍与智慧城区建设有机融合,为高质量创建智慧无障碍城市提供了“现实样板”。

同时,推进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试点。莲花北社区是一个建成近30年的老旧小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老旧小区内的无障碍设施已不能满足残障居民的出行需求,特别是无障碍通道还是有欠缺,加上社区居民对的认识不足,残障朋友家门口的无障碍通道常常被车辆或其他物品所占用,给想要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的残障朋友带来极大的困扰。为提升小区的无障碍环境,方便居民出行,莲花街道连续两年推进莲花北社区无障碍试点项目,借助“民生微实事”平台对楼栋出口坡道、内部通道、无障碍停车位等47处无障碍点进行改造,完善无障碍相关标识,让居民生活、出行环境更加包容、便捷。莲花街道被评为深圳市首批10家“深圳市无障碍城市建设红榜”单位之一。

在城市生活和出行方面。区相关单位、街道办通过加装安全扶手、增设低位服务台、增设无障碍厕位等,对街道办事大厅、社区党群中心、福田高铁站、汽车站、区属学校、医院、文体场馆等一批场所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提升,推动主次干道、人行天桥、旅游景点、公厕等多类点位无障碍升级改造,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环境。

目前已完成对22个街道办事大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星光老人之家等室内修缮或设施提升工作。30座无障碍厕所的升级改造已完工,还有一部分正在推进。

推行居家无障碍改造和辅具适配服务,为有改造需求的34名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居家无障碍改造,实现有需要的残疾人居家无障碍应改尽改;为残疾人配送辅助器具403件,惠及362人。

福田区图书馆设置视障阅览专区,设置轮椅专座,上架盲文图书,配置视障读者专用电脑并安装读屏软件,支持阅读无障碍应用;开展上线云尚书房系列讲座、视障IT帮扶、口述电影、触觉画展、视障特色工坊等特色服务,实现全馆无障碍服务质量。

在信息交流方面,推动优化了区政府网站和“智慧福田APP”的信息无障碍功能,方便视障人士方便快速获取政务咨询。对接深圳电信、联通、移动运营商,为近400名残疾人及家属提供信息消费优惠服务。积极宣传市助残电召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电召平台为残疾人提供政务信息、政策咨询、社保和志愿助残等服务。

在文化理念方面,举办形式多样无障碍宣传活动,在辖区内中小学、社区开展无障碍知识宣传教育,培养市民的无障碍意识及扶残助弱的理念;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大市民参与无障碍出行体验活动,为改善和推进辖区无障碍建设提出建议,唤起市民对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的关注。

在巡查督导方面,对停车场开展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巡查,组织无障碍专家及残疾人代表参加新建、改扩建项目无障碍设计专项检查工作,从源头上保证无障碍建设系统完整、高标高质。在竣工验收阶段,协助市残联组织残疾人代表参加无障碍专项验收工作,确保建设项目无障碍设施的安全性、实用性、规范性。

无障碍建设将纳入城区建设标准

试点项目将在全区铺开

站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福田建区30周年的新起点上,福田将继续推进智慧无障碍幸福城区建设不断努力。

首先,将按照《深圳市无障碍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年)》,有步骤、分阶段地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在无障碍建设工作手册1.0版的基础上,结合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修订工作,福田还将进一步梳理、更新无障碍设计法规,逐步扩展手册内容,高质量编制无障碍工作手册2.0版,为无障碍城区建设工作提供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引。

同时,将围绕5G、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服务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促进市场、政策、资本、企业的有效对接,整合全产业链优势资源,进一步助推无障碍产业发展和产品研发扶持力度。

无障碍建设标准将纳入《福田区城市文明典范城区建设标准2.0》,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下一步,福田将探索建立“问题线索-跟踪督导-落实整改-情况反馈”的闭环式工作机制,形成跨部门、跨区域的无障碍共建共治工作格局,助力将创建文明城市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

通过对福田中心城区和莲花北社区无障碍试点项目实施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下一步福田将逐步在全区对该模式进行推广和复制,由点到面,实现幸福城区美好生活图景。此外,福田还将通过运用新媒体加强无障碍文化理念宣传,广泛传播无障碍通用理念和融合发展的人文精神,努力打造幸福城区民生标杆。

编辑:向丽宇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