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招股书披露:未盈利但高科技高增长能否获市场青睐?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科创
原创2020-12-04 15:23

12月3日,人工智能公司云从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文件,成为科创板又一家公开招股的AI公司。招股书披露财务数据显示,近3年云从科技仍处在持续亏损阶段,同时营收保持较快速增长,研发投入占比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微信截图_20201204123658.png

上交所科创板已受理云从科技上市申请

招股书显示,此次云从科技公开募股,融资规模预计为37.5亿元。募集资金所得净额将全部围绕其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展开,以持续提升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实力及产品能力,具体包括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项目、轻舟系统生态建设项目、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综合服务生态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招股书披露财务数据,营收方面,云从科技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收入分别为6453.37万元、48411.34万元和80734.72万元。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入22096.19万元。盈利方面,经过调整后,云从科技2017年、2018、2019年分别净亏损-10631.63 万元、-18,067.52万元、-170,801.61万元,2020年上半年,净亏损达到-28,620.22万元。

微信截图_20201204123900.png

云从科技招股书披露财务数据

不过,该公司虽然处于持续亏损阶段,但其营收年均增长率达到358.47%,此外,其2019年度研发投入占比达56.25%,2020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12%,显示出较明显的高科技高增长属性。

具体业务方面,云从科技主要分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两部分。其中在2018 年和 2019 年,云从科技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业务收入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74.81%和 491.92%,增速较快。根据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与波士顿动力创始人马克雷波特对话中的内容,由于目前人工智能存在不可解释、不可复盘的缺陷,云从科技将公司战略聚焦在人机协同上。

按招股书介绍,作为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与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目前,云从科技最核心的能力是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及其针对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与产品,该公司将业务布局在智慧金融、智慧商业、智慧出行、智慧治理等场景。其中智慧金融领域公司已覆盖六大国有银行在内超过400家金融机构,智慧治理领域产品及技术已服务于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政法、学校、景区等多类型应用场景,智慧出行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包括中国十大机场中的九座在内的105座民用枢纽机场部署上线等。

据南都科创此前报道,云从科技在今年9、10月中标国家海关总署、中山医院南沙分院智能化项目,中标金额分别为1247.8万元与3.12亿元。其中中山医院南沙分院为AI公司公开中标项目中最大金额。其核心客户包含中国联通、联想等企业及数家通信运营商,同时还服务于国家海关总署等政府部门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机构。

随着近年人工智能热,作为“AI”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一路受到资本热捧,自成立以来共进行多轮融资,融资总额接近30亿元人民币。今年5月,云从科技完成新一轮18亿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广州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工商银行、海尔金控等。

据招股书显示,云从科技将发行A、B两类股票,周曦是其最大股东,拥有64.6%表决权。此外,中国国新、广州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佳都科技均是该公司股东。

市场分析师认为:“云从科技上市,利好公司未来发展,可为公司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同时,由于AI市场很规模很大,AI公司上市潮有利于市场充分竞争,加速赛道化、龙头化,推动产业发展”。

招股书中同时提示了投资风险。其中指出,云从科技存在未来一定期间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未弥补亏损持续扩大的有关风险;公司在资金状况、业务拓展、人才引进、研发投入等方面可能受到不利限制或影响;以及公司股票可能触及退市条件而被终止上市。根据《上市规则》,“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含被追溯重述)为负且营业收入(含被追溯重述)低于 1 亿元,或经审计的净资产(含被追溯重述)为负”将触及退市条件。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编辑:徐劲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