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小记者采访平民英雄”是由广州市委政法委、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主办的、南方都市报承办、以“见义勇为”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南都教育联盟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的公益免费活动。
一位社区矫正人员的选择
“南都小记者”在认真倾听采访对象讲述见义勇为的过程。
◎南都小记者 杨牧歌 东风东路小学四年13班
“想都没想就冲上去了。”2020年11月28日,站在去年火灾发生地,甄宝明平静地对南都小记者说。50多岁的甄宝明是广州海珠区一名社区矫正人员,租住在天河某小区。去年12月13日晚是他失业多时后第一次去见工。晚上9点多当他出门时,见到小区旁边一家废品仓库突然失火。他和小区施工队几名工人第一时间冲到现场,配合外围消防车坚持灭火3个多小时,为消防队的救援工作做了强有力的支援。
“小区住了数千家居民,火势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普通人遇到这种事都会挺身而出的。”采访中甄宝明一再强调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平凡的事情。目睹了整个过程的小区居民王先生告诉南都小记者,当晚情况其实十分危急。废品仓库与小区仅一墙之隔,冬夜风大,风助火势,过火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而且散发出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居民都不敢靠近。虽然大家第一时间报了火警,但因为在建小区消防车进不来,只能在仓库另一面救火。小区几名施工人员从附近工地找到高压水枪连上消防栓,甄宝明和他们一起从多个方向轮流举着沉重、不停震动的水枪,不间断朝仓库喷了3个多小时的水,有效地阻止了火势蔓延。
因为救火,甄宝明错失了朋友介绍的工作机会,但他说不后悔。“人生都要往前看。”他因故意伤害他人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是一名社区矫正人员。因为身份特殊失业多时,家里有年迈的父亲和患病的弟弟需要照顾。即使如此,他一心向阳。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申请。为了节省开支,两个多月里他每天骑单车3个多小时往返家和社区抗疫值守点之间,早上准时8点半开始轮值,一直到中午12点。尽管奔波劳累,还是无偿服务,但甄宝明却觉得能为抗击疫情出份力无比荣幸。
“低谷要靠自己走出来。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用实际行动消除别人的异样眼光。”甄宝明告诉南都小记者。如今,甄宝明顺利找到了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他说,以后遇到危急的事情还是会挺身而出。
平台简介
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主要面向中小学生,聚合优秀师资,提供别具一格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主写作。每周精选部分优秀作品刊登于报纸,并邀请名师名家点评作品。同时也会不定期举办特设主题征文活动,并提供南都小记者培训课程,扫下面二维码加入平台一起写作吧!
统筹:南都记者 董晓妍 游曼妮 实习生 郑纬浩
编辑:游曼妮 方军 实习生 麦晓婷
图片由南都小记者家长提供
编辑:游曼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见义勇为征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