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与开封卫健委和解!未公布抱错调查结果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0-12-06 15:44

南都记者从“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姚策生母杜新枝处获悉,12月6日,杜新枝与被告开封市卫健委达成庭外和解。此前,杜新枝诉开封市卫健委信息公开一案于12月4日开庭审理,开庭后的调解环节中,开封市卫健委工作人员承诺将在15个工作日内公开信息。杜新枝告诉南都记者,12月5日上午,开封市卫健委就其所申请的政府信息进行了书面答复,因此,她于12月6日向法院递交撤诉申请。

微信图片_20201206151830.png


杜新枝提供的《撤诉申请书》显示,申请人(原告)杜新枝因28年前,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发生错换婴儿事件,导致其亲生子姚策未注射乙肝疫苗进而罹患肝癌;申请人为查清案件事实,明确医院责任。在2020年7月12日,向开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大学寄送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要求联合调查组尽快公布“错换人生28年事件”调查结果的公开信》,但被申请人(被告)以及河南大学收到以上申请后均没有回应。

8月25日,申请人将被申请人告上法庭。12月4日,开封市金明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该案,在庭审中金明区人民法院充分保障原被告双方诉讼权利,同时庭后积极安排双方进行庭外和解。

《撤诉申请书》提及,12月5日上午,开封市卫健委查到申请人所申请的政府信息,并第一时间对申请人进行书面回复。现申请人已依法获取所需政府信息,双方已无任何纷争,故申请人向开封市金明区人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

杜新枝的代理律师周兆成提供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显示,对申请人申请公开的199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河南省开封市卫生防疫部门发布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开封市卫健委予以公开。

所公开的文件显示,《开封市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方案》引发于1992年3月4日,原卫生部肝炎防治领导小组决定自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并下达实施方案。开封市自1988年已开始在市区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和学龄前儿童的接种。该方案指出,开封市区仍按以前的要求继续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巩固95%的接种率和孕妇产前表面抗原检测率,按0、1、6月三针间隔接种程序接种。

微信图片_20201206151821.png


南都记者注意到,杜新枝此前提起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还要求公开1992年开封市防疫部门发布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管理措施》《医疗机构产科医务人员接种乙肝疫苗管理实施方案》等,河南大学淮河医院1992年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备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表》《医疗机构产科接生员登记表》等文件及资料。开封市卫健委答复称,该单位没有上述所申请公开的信息,该政府信息不存在。

同时,该份《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内未提及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

南都记者对此案持续追踪报道,今年3月,江西九江的许女士准备割肝挽救患晚期肝癌的儿子姚策时发现,其并非自己亲生。许女士28年前生产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工作失误,造成两名产妇抱错孩子。姚策生母杜女士患有乙肝,因抱错,其未注射乙肝疫苗。

该案当事人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纠纷于2020年9月11日在开封开庭审理,姚策及其生父生母向被告索赔273万余元。9月25日第二次开庭时,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赔付先予执行款项10万元,并当庭交付支票,案件未当庭宣判。11月25日,南都记者从姚策代理律师周兆成处证实,近日法院反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最新调节意见,医院同意最多不超过60万元赔偿。姚策在得知调解结果后,写下绝笔信,希望“在生命最后之际得到一个答案”。

11月30日,南都记者探望在杭州治疗的姚策,他表示,目前最想做的只有两件事,一个是多陪伴家人,一个是希望涉事医院给个说法。

采写:南都记者 詹晨枫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错换人生28年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