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雪,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开始。近日,广东也明显降温了,特别是早晚温度更低,一股股寒意入骨的冷风呼呼直吹,从领口,袖管,裤脚处钻进身体,哪怕秋裤加身,似乎也难敌寒意。在南方,虽然没有暖气的加持保护,但我们可以及时进补,助阳防寒。专家指出,川芎当归三七等食材是过冬的必备良药。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中医学认为,寒性凝滞,主收引,易伤阳气。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同时,气温较低时,人体排汗减少,血容量相对增多,这些原因都可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彭康告诉我们:大雪节气邻近,保护血管,温通经脉尤其显得重要并给我们介绍了以下几种补养温通经脉护血管的中药。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预防血栓的形成等作用。
食疗方:内服煎汤,每日3-9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血管性头痛者,可用川芎10克、天麻10克,猪脑适量,炖汤服用。
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又能行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当归常用于煲汤,特别对贫血患者,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
食疗方:当归补血排骨汤:猪排骨500克,当归10克,黄芪50克,料酒100克,清水适量。炖煮2小时。②当归生姜羊肉汤:生姜20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炖汤服用。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作用。活血化瘀又能消肿止痛,为伤科要药。三七与人参同具的补益作用,具有能够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减低心肌耗氧量,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血流量;提高体液免疫功能,镇痛、抗炎作用等。
食疗方:多研末吞服,每次1-1.5克,水煎服,每日3-10克,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黄菁琳
通讯员:李凯欣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