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消费口碑榜之一周热点事件第七期
(11月30日-12月6日)
本周的消费热点事件主要集中于品牌或商家片面宣传产品的功效,引起消费者或相关部门的关注。为产品做包装营销固然无可厚非,但品牌或企业应当注意切合实际,对于功能或功效应当向消费者说明使用条件,减少信息差让消费者产生的被欺骗感。
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虽不能左右产品的营销模式,但不要被广告宣传蒙蔽了双眼,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了解产品功效或功能的情况下再决定购买与否。
南都深圳大件事通过大数据、消费者、权威平台反映的消费信息,每周推出“消费口碑榜”。构建消费者参与、媒体监督的榜单栏目,旨在聚焦消费者声音,让消费者的意见系统性呈现,为企业服务方向给予参考,为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提供指导。
消费事件:
涉事品牌或企业:聚橙网
口碑危机指数:5星
事件回顾:消费者爆料称自己购买的音乐剧被告知演出延期后,其提交了退票申请,距离聚橙网承诺退款日期已过3个月,仍未收到票款。
点评:受疫情影响,今年大量演出被迫取消、延期,引发退款需求激增,演出票务销售平台聚橙网非议愈深。但在多宗投诉中,消费者并非责怪聚橙网失信,而是不满公司迟迟未能履行退款承诺。
而根据聚橙网方的的回应,尽管演出行业逐步复苏,但仍受到上座率的限制,其次聚橙网以引入海外演出为主,国内演出项目无法充分补充运营需求,这导致聚橙网资金回流较慢,难以及时应对大量退票程序。
作为依赖流量的票务平台公司,消费者口碑影响着流量的走向,聚橙网明面允诺消费者退款但始终遥遥无期,承诺变成空谈,持续消耗着消费者的耐性和信任,且公司遇到的周转问题不应由消费者承担。聚橙网除了要解决目前大量的退款申请,公司的持续发展还需思考开拓新的产品形态。
消费事件:深圳一批次鸡肉检出禁用药,涉知名企业!长期食用或影响健康
涉事品牌或企业:广东省新兴温氏佳丰食品有限公司
口碑危机指数:4星
事件回顾:12月1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22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深圳市南山区新味鲜配送行销售的来自广东省新兴温氏佳丰食品有限公司的清远鸡,检出禁用物质呋喃唑酮代谢物。
点评:据资料显示,呋喃唑酮是硝基呋喃类广谱抗生素,曾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但硝基呋喃类药物及其代谢物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等疾病。长期食用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的食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中规定,呋喃唑酮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新兴县温氏佳丰食品有限公司为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温氏生产的农产品,不是首次被检出不合格,今年8月,标称新兴县温氏佳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新鲜乌骨鸡”,抗菌药物超标近一倍。但经调查,无法确定该检验报告所检批次产品是新兴县温氏佳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
作为日常家畜食品供应商,对于产品的把控必须要严格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其次保证供应链上的运输储存的规范,尤其直接供应到消费者餐桌上的食品,应确保食品产品能追溯源头,一旦出现问题亦能有据可循。
消费事件:李佳琦店铺虚假宣传洗发水防脱发被罚1万元!刚被中消协点名
涉事品牌或企业:菲诗蔻、上海妆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口碑危机指数:3星
事件回顾:12月1日,一则“李佳琦店铺虚假宣传被罚款”消息在网上热传。李佳琦名下网店虚假宣传洗发水防脱功能被上海市崇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罚款一万元。
点评:据报道称,消费者于李佳琦的店铺购买菲诗蔻洗发水,但其认为李佳琦店铺在网上虚假宣传该洗发水有防脱发功能,于是去电投诉虚假广告,且经调查店铺无法提供相关功效依据。
今年,电商及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发展飞速,但以转化率为导向的推广中,部分代理商或主播借助了网络监控的漏洞,或根本未曾对产品进行详细的了解,过度宣传产品的功效。但本次事件中可见,消费者并非盲目选购产品,当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便会反向质疑产品质量或商家的宣传行为,另外,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新业态的发展需要得到进一步把控和规范。
消费事件:东莞彩田一款抗菌内衣,抗菌性能不达标!企业产品曾多次登上质量黑名单
涉事品牌或企业:东莞市彩田制衣有限公司
口碑危机指数:3星
事件回顾:近日,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宁波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40款功能性服装比较试验报告,其中对12款抗菌性服装测评结果显示,有5款产品不达标。其中,有4款产品的抗菌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著名内衣公司彩田制衣有限公司上榜。
点评:据资料介绍,抗菌性能是指对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纤维或织物,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防止纺织品被微生物沾污而损伤,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传染疾病,保证人体的健康和穿着舒适。
由于此次抽检样本是在电商平台中采集,对于抗菌性的结果,企业方表示其为假冒产品,但却未能提供相关证据,并拒绝回应相关整改措施。
彩田制衣有限公司为东莞知名内衣制造企业,旗下拥有“彩田”和“花仙子”两大国内知名品牌。而产品被通报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召回问题产品,避免问题产品进一步流通,既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也是对自身品牌的负责。但可惜的是,彩田在本次事件中体现出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均有欠缺。
消费事件:苹果被罚1200万美元
涉事品牌或企业:苹果公司
口碑危机指数:3星
事件回顾:11月30日,意大利的反垄断监管机构在周一对苹果公司处以1000万欧元(合1200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是苹果在该国的iPhone广告营销中存在不正当的商业行为——苹果公司被指控在宣传信息中误导性地宣称几款iPhone手机有防水功能,但并未说明它们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才具有该性能。
点评:从Apple(中国)官方网站看,其对iPhone 12系列手机的防水功能的使用条件做了描述,表明产品功效是在受控的实验室条件下实现,同时说明效果存在有效限期及并不对浸入液体而保修。此段说明位于产品介绍最后的一段注释,消费者较容易忽略。且从苹果对功效注释中可见,并不对产品的进水问题进行责任,对此,部分消费者并不买单。
本次事件中可见,除了企业存在商业垄断行为的可能,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产品的功能宣传中不应规避功能的使用条件,否则存在消费欺诈的嫌疑。另外,无论是苹果还是其他商品,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是最好的宣传名片,片面地过度放大功能或功效,在市场的考验下最终或成一地鸡毛。
南都深圳大件事将持续关注消费类热点事件,积极向社会各界收集消费类线索,同时欢迎提出指导意见。
南都记者 黄良东 南都·深圳大件事 智库研究员刘嘉仪
编辑:戴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0深圳商业口碑榜专题
专题|深圳消费口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