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 培养工作总结会在广州市南越王宫博物馆举行。大会总结近两年“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的培养成果,并发布了《广州市百厨百店指南》。
2018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李希在全省乡村振兴大会上,作出了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的指示要求。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根据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安排,于2019年7月开始,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培养项目。
2年,广州培养出100名以上粤菜师傅、100家以上粤菜门店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根据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安排,于2019年7月开始,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培养项目。此项目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导,广州地区饮食行业协会执行,涉及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7个涉农区,内容涵盖菜式烹调、粤点制作、粤菜设计等10多项专题。通过标准制定、技能培训、送教下乡、行业竞技等一系列工作,完成了“百厨百店”培养工作的各项目标。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目2年来,受训人员近3000人次,培养出100名以上粤菜师傅、100家以上粤菜门店,整体提升了广州市乡村旅游的品质。
30名业界专家建立培养团队,共举办15期广州市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培养学习班
据介绍,为给“百厨百店”培养标准确定更清晰的方向,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特别组织30名业界专家建立培养团队,分批次赴广州市7个涉农区以及南海、顺德、清远、潮汕等地餐饮企业、餐饮协会(商会)现场调研,与75家企业、 61位厨师,共近300人次进行了走访和资料收集,深入了解餐饮现状,管理模式和社会需求,尤其是粤菜厨师队伍的现状。通过召开餐饮企业、业内专家座谈会,征求行业对粤菜师傅培训室、百厨百店培养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从中找到餐饮企业发展的不足比如企业用工不规范、培训考核机制缺失、品牌打造意识不强、食品安全卫生有待加强,厨师理论水平不足、职业资格提升意愿不强、职业规划不清晰等,根据涉农区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专家团队通过多次研讨,形成了广州市“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培养标准,并进行专班教学。
截止2020年11月,共举办了15期广州市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培养学习班,项目实施2年来,受训人员近3000人次,邀请广州半岛投资集团董事长利永周大师,粤菜大师、广州首个粤菜师傅培训室主持人马健雄大师,广州地区饮食行业协会专家组成员梁慧仪大师,中式烹调高级技师、行业管理专家李睦明大师,粤菜大师巫炬华、莫志远、冯秉强等分别针对当下餐饮市场趋势,厨师职业素养,“百厨百店”培养标准,餐饮现场管理、标识管理、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五常管理,粤菜风味特点、饮食成本核算、烹调法应用、厉行节约等方面为学员们进行分析解读,并与各企业代表、厨师学员在现场交流“百厨百店”建设、粤菜烹调的心得体会。
挖掘非遗元素,传承粤菜文化
据介绍,广州在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培养中过程中,还挖掘到各涉农区的粤菜非遗文化元素和非遗美食资源,目前发现有番禺近水楼台农庄的三杯鸡、花都半岛豪苑酒家的百年全吉腊味、XO酱、增城七彩云吞等数代传承的粤菜非遗资源。
专家“下乡”送妙招
2020年9月,针对制止餐饮浪费,从源头上把握食材,提升利用率,成为“百厨百店”培养学习班的“必修课”之一。
相比往年,今年的培养工作里特别强调了“制止餐饮浪费”。
针对节约食材,专家从三方面给出妙招:做好成本核算,从源头上提高食材使用率;做好食材保管工作,避免因为储存不当造成浪费;服务层面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鼓励食客打包当餐剩余菜品,倡议企业引导食客做好节约。
“百厨百店”代表有话说
已是四代传承的“七彩云吞”负责人黄淑玲介绍,在“标准化”及“成本核算”方面,专家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当前,每个云吞要做到9-11克的标准,“七彩云吞”还拓展了线上线下的经营,以“互联网+旅游”的方式发展,力争“传统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丰依竹食”的代表龚泽坚表示,“参与百厨百店的培养后起码有四方面的变化,包括更加深入了解政策,可与众多同行交流分享经验,吸取更多养分,如为门店设计伴手礼增加粉丝粘度等;今年4月份还开设了新店,至12月,门店业绩逆市上扬;锻炼了团队。”
“昼家妹”代表郭英杰则希望,“日后可以多在机场、广州塔、珠江夜游的游船上多多宣传百厨百店”。
疫情中,“百厨百店”展示出顽强生命力
在今年的疫情中,纳入“百厨百店”项目培养的餐饮企业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从5月份开始,部分门店营业额已超过去年同期,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部分参与“百厨百店”培养项目的涉农区餐饮企业收益效益双丰收。
总的来看,广州“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的培养,提升了就业创业水平,助力精准扶贫,繁荣乡村旅游美食产业。
广州发布《广州市百厨百店指南》
《广州市百厨百店指南》展示了由广州“粤菜师傅”工程“百厨百店”项目培养出的100家粤菜门店、100名粤菜师傅的风采与风貌,推介了广州市乡村旅游粤菜饮食文化精髓。
该《指南》的编撰是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的重要环节。
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介绍,一方面,依托地方特色,培育乡村旅游百厨百店,带动行业发展,共享美食经济红利;另一方面,以粤菜为桥梁,促进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助力精准扶贫,繁荣乡村旅游美食产业。有关负责人表示,还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使美食成为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明年推广“新型学徒+行业研发”的培养模式
记者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明年重点做好3方面的工作:其一,培养推出“百道名菜”,推广“新型学徒+行业研发”的培养模式,夯实“粤菜师傅”培养培训基础。利用乡村美食+精品民宿综合业态,弘扬广州美食旅游文化。其二,将在“百道名菜”的培育过程中,着重挖掘一批老菜单,做好粤菜传统烹饪技能申遗工作,并不断推动研究创新粤菜菜式,组织厨师团队研发还原,活化到大众的餐桌上,让市民游客看得见、品得到,重新认识文物宝库里的美食密码,进一步增强广州美食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其三,塑造和推广“粤菜师傅”大众文化。加强粤菜文化研究及阐释,丰富拓展粤菜文化内涵与外延。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