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AI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哪?谁有应用标准,谁有“王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科创
原创2020-12-09 19:58

在新基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背景下,人工智能应用的政策红利明显,相关企业应如何把握机遇、打造长远竞争力?12月8日,在2020年第九届粤港云计算大会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ICT大会之“人工智能物联网投资高峰论坛”期间,广东软件行业协会会长叶子瑜在接受南都科创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企业在新基建、智慧城市项目落地应用的过程中,扎实打造相关标准将成为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叶子瑜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在新基建、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主要看到的都是政府拉动,似乎看不到商业需求。在这种印象背后,一方面其实没有政府参与的应用也正在逐渐发展。例如在AI+制造业领域,就有如质检、定制、自动化等制造业领域的市场自发需求,已有许多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对此展开应用。

另一方面,叶子瑜认为,许多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一开始都是由政府推动,例如互联网技术、GPS技术等最初也是由美国政府推动应用。在政府推动新技术应用的很多具体过程中,参与企业将不断解决一个个问题,并以此逐渐形成一些行业应用的规范和标准。

叶子瑜表示,当前人工智能行业应用还没有形成一些统一的标准,因此企业互相间的技术和应用能力也很难进行比较。他认为,在新基建、智慧城市应用过程中,人工智能企业应在不同领域形成该领域的应用规范和标准,将此做扎实。一旦相关标准形成,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技术民用和商用的推广也将迅速铺开。此时企业制定的相关行业标准就将成为企业在该行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的渐趋成熟,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进入了落地应用的高峰期。同时,随着我国《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商业化发展迎来了政策的红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与实体产业结合的商业化时代已经到来,各类人工智能技术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找落地场景,未来潜力巨大。在当日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投资高峰论坛”活动上,多位专家学者也分享了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智慧城市生态的观点。

广州无线电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广电运通董事长黄跃珍在会上表示,未来需要联合业界和投资界的力量,共同打造“技术+资金”的平台,积极发挥政府力量的引领作用、国有资本的放大功能和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的综合能力,促进智慧城市的共建共治共享,共同促进软件信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形成集中化发展的新格局。

据悉,在当天上午的2020年第九届粤港云计算大会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ICT大会上,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的指导下,由广州无线电集团牵头,联合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浪潮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电子联合会人工智能物联网分会正式揭牌成立。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高素梅在会上指出,要积极构筑和营造人工智能物联网政产学研金用服的多元化产业生态,形成资金、产业和院校多维度、多要素、多方法紧密协作的生态体系,使产业中的企业摆脱单纯的竞争关系,在应用场景中形成和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生态协作关系,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出品:南都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编辑:徐劲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