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驻村民警邓淦培,驻村故事被搬上荧幕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0-12-10 20:36

南都讯  从警30年,他一直工作在基层一线,累计参与侦破刑事案件近900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000余名,调解纠纷1800多宗,为群众办实事600多件。

微信图片_20201210111922.jpg

惠州最美基层民警邓淦培

他就是大亚湾区公安局澳头派出所驻桥东社区的民警邓淦培。今年1月中旬,以邓淦培真实故事为“底本”拍摄的微电影《憨警阿培》被搬上荧幕并荣获惠州公安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大赛最高奖项。

近年来,邓淦培先后被评为“惠州市公安局十佳管区民警”、全市“十佳民警”、惠州市公安机关“最美基层民警”、“岭南百佳社区民警”等,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受到嘉奖。

人物故事:

有求必应,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1963年出生的邓淦培,如今已经57岁,是澳头派出所年纪最大的老民警。身为大亚湾本地人,他人熟地熟,更容易和群众打成一片。

目前,他所驻的澳头街道办桥东社区,属于老城区,社区道路窄小,房屋密集老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渠道不畅通,重点人员多、生活困难家庭多,道路交通容易拥堵,各类矛盾纠纷、事故案件易发。

邓淦培在驻村(居)工作中,牢固树立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对于群众诉求,有求必应。

微信图片_20201210111852.jpg

工作记录

打开邓淦培的工作日志,可以看到他每天工作的琐碎记录。

2020年4月6日,80岁的胡某和42岁的张某发生菜地纠纷。经实地调查,走访邻里,查明该地块应归胡某所有。

2020年4月27日,吴某投诉杨某所养家狗扰民,所排粪便未及时清理,臭味难闻影响周边环境。经实地走访调查,情况属实,后做通杨某工作,同意将狗只送人处理。

2020年5月8日,童某投诉林某,小区阳台养鸡臭味熏天,影响小区环境。经现场走访调处,林某同意当月16日前将所养鸡予以清理。

2020年11月27日,有辖区居民反映,当地市场旁有人租房违规杀鸡出售。经现场走访,情况属实,经劝阻已经搬离并清理未宰杀活鸡。

邓淦培说,各式各样的矛盾纠纷,时不时的都会发生,能够帮助当地居民处理好纠纷,促进邻里和谐,让他体会到了驻村(居)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热心助人,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在桥东社区,曾居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子,儿子患有精神病,生活无法自理;父亲年迈,生活困难。

微信图片_20201210111839.jpg

在村民处理突发事件(翻拍)

邓淦培第一次走访,就拿出了身上仅有的300块钱帮助这对父子,还留下联系方式,叮嘱他们有需要可以随时找他。

临时帮助,终究无法解决这对父子的困境。后来邓淦培又向多部门反映这对父子的困难,最终帮助他们办理了低保,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

如今,这位80多岁的父亲投靠了其他亲友,其儿子因为前不久精神病复发,被送往了惠州精神病医院治疗。

据桥东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该精神病男子病发后,曾持菜刀和帮助他的人员对峙,最后也是在邓淦培等人的帮助下,被送到精神病院治疗的。

勇于担当,做平安桥东的“守护神”

针对辖区重点人员多、风险矛盾比较集中的实际情况,邓淦培大力整合社区资源,通过加强信息采集、分级分类列管、管理与疏导并行等方式,实现了重点人员建档率、矛盾纠纷调解率、符合就业条件人员就业率3个“100%”管控目标和刑事、治安警情双下降的良好局面。 

首先,他通过走访全面摸排掌握重点人员情况,逐一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册”建档要求,建档管控率达100%。 

其次,他结合重点人员的历史背景、现实表现、近期动向等因素,将辖区的33名重点人员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级,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采取分片包干办法,实施“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个负责人、一抓到底”精准管控。

此外,他还组建了3支24人义务联防队做好重点人员的日常监督及突发情况处置工作。通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100%调解重点人员引发的矛盾纠纷,辖区可防性治安警情下降了68%,刑事警情下降了69%。 

针对家庭困难的重点人员邓淦培,采取志愿服务等方式开展帮扶,截止目前,已经帮助6名重点人员顺利就业,符合就业条件人员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工作做好

邓淦培说:“做群众工作不能一成不变,人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总用老经验,老办法,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好。”

微信图片_20201210111857.jpg

忙碌地工作

为让群众少跑路,不跑冤枉路,邓淦培把“一村一警”工作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微信群及时性、互动性、可视性等特点,通过微信群把辖区治安积极分子、联防队成员、物业保安和人民群众有序组织起来,创建了“邓淦培微信警务室”,形成微宣传、微服务、微调解“三微工作法”。

群众可以实时在微信警务室与民警传播信息、交流沟通,邓淦培更是不厌其烦地为解答群众困惑,帮助解决困难,化解问题隐患。

特别是惠州公安推出“智慧新警务”以来,群众只需简单的一个注册步骤,就可以足不出户查询户籍办理进度,交通违章情况,办理居住证申领、延期等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各项服务。

通过使用手机APP,可以对流动人口进行更清晰地管控,但面对新的事务,出租屋老板大多持观望态度。邓淦培一边走访租户解释,一边通过各微信集群进行宣传。慢慢,出租屋管理者开始从抵触到主动要求安装转变。截止目前,该辖区内旅业已经安装318家,登记入住人数2343人次。

此外,为提升辖区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办理公共事务的能力,有效防控辖区事(案)件的发生,邓淦培还利用驻村走访的时机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婚姻法》和《行政处罚和治安管理处罚》等法律知识,协调成立了桥东社区法律援助小组,随时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疫情来袭,他主动请战

 “疫情面前,我必须在一线。干了一辈子公安工作,我无悔从警的初心。”2020年新春佳节之际,一场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袭,60后老民警邓淦培主动请战。 

微信图片_20201210111846.jpg

入户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翻拍)

 邓淦培是澳头派出所年纪最大的老民警,也是经验丰富的驻村(居)民警,在这场疫情中,他主动请缨写下请战书,在车站执勤、进村进小区挨家挨户排查疫情、耐心规劝聚集人群、发放防疫宣传册、叮嘱群众做好防护。

从年初二开始上岗,邓淦培连续工作一个多月,主动申请加入三人工作小组,挨家挨户排查各个社区,不厌其烦地叮嘱群众少出门、多洗手、出门戴口罩,成为防疫抗疫一线的楷模。

真实故事,被拍成微电影《憨警阿培》

2020年1月17日下午,惠州市公安局在惠州电视台一号演播厅,举行了惠州公安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展播暨颁奖典礼。

微信图片_20201210111906.jpg

每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

“一村(居)一警”微视频《憨警阿培》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微视频奖。

《憨警阿培》的故事正是源于大亚湾区公安局澳头派出所民警邓淦培的真实故事。

平凡的邓淦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守在平凡的一线岗位。他做的事情,没有惊天动地,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小事,但他却尽力的去把这些小事做到最好。 

 人物档案:

驻村民警邓淦培,男,1963年生。1992年7月作为民警参加工作,2019年4月开始担任桥东居委驻居民警。  

辅警彭俊文,男,1991年生。2019年1月作为辅警参加工作;2019年4月开始担任桥东居委驻居辅警。

驻村经验:

针对桥东重点人员多、管控难;各类矛盾纠纷、事故案件易发的问题,驻村(居)民警邓淦培和辅警彭俊文对重点人员逐一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册”建档量化管控要求、依托移动警务终端、公安信息平台等科技赋能,动态采集外来人员等流动人口信息数据,筛选排查重点人员,形成重点人员排查掌握“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日常管控“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的良好局面。

2019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26宗、2020年1月1日至今13宗,无一起上访事件、无一起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成效赢得了上级领导和辖区群众广泛赞扬,形成“群众懂法,矛盾少发,邻里和谐”的和谐社区。

本文采写/摄影 南都记者郭秋成 田飞  通讯员 惠公宣

编辑:郭秋成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