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文化节开幕,公布“重识中英街”精品线路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12-10 16:54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谢粤蕾 潮州大锣鼓、新客家山歌、醒狮、鱼灯舞等精彩非遗节目,九簋菜、客家粄及深港美食特色小吃,鱼灯编织、版画、安阳吉祥鼓等传统手工艺齐聚中英街。12月10 日上午,第三届中英街文化节开幕式暨非遗专场展演活动在中英街举行,同时“十约”中英街文化品牌正式亮相,进一步擦亮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这一“金字招牌”。活动发布了“重识中英街”精品线路,线路共囊括了10余个“打卡点”,包括界碑、中英街街牌、东和墟浮雕墙、火车头(三号界碑)、鱼灯舞民俗博物馆等,备受市民游客的关注。

699x437_5fd1deb5ca511.png

618x338_5fd1deb602525.png

481x371_5fd1deb62297a.png

 

“十约”中英街概念全新推出

“重识中英街”精品线路发布

据历史记载,两百余年前,当地客家村落组织,号称沙头角“十约”,集会共商建立圩市事宜,取名“东和圩”(东方和平市场之意),从此这里日渐繁荣,井然有序。两百余年后,沙头角中英街迎来了新时代,今年中英街全新推出“十约”中英街概念,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中英街新的文化品牌,并赋予“十约”崭新的含义——邀请十位各领域专家、达人、代表,挖掘出中英街的生活文化特色,向广大市民游客发出热情邀约,带领大家认识和了解一个正在不断沉淀和迅速变化的新时代中英街。

此外,作为特别嘉宾、老深圳人,万科集团创始人、深圳市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主席王石作了主题掩将,分享了他对盐田区和中英街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

活动现场,中英街还发布了“重识中英街”精品线路,线路共囊括了10余个“打卡点”,包括界碑、中英街街牌、东和墟浮雕墙、火车头(三号界碑)、鱼灯舞民俗博物馆、沙栏吓天后宫、吴氏宗祠、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滨海栈道、古塔公园、酒堡等,一圈走下来,就能快速领略中英街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开幕式结束后,街区内设立的三个分会场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驻足。在非遗专场上,潮州大锣鼓、新客家山歌、醒狮、鱼灯舞等精彩非遗节目精彩上演;在美食嘉年华中,大家纷纷排队品尝九簋菜、客家粄及深港美食特色小吃;在手工艺人展上,鱼灯编织、版画、捏面人、安阳吉祥鼓、拓片等传统手工艺吸引了男女老少前去体验。游客们兴致盎然地在每个摊位面前驻足观赏、体验,热闹的声浪与欢笑此起彼伏,让古老的中英街焕发勃勃生机。

WechatIMG405.jpeg

中英街将打造文旅大IP

为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注入新动能

对深圳人来说,中英街是这座城市无法忽略的文化记号。这条长250米、宽不足4米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饱经风霜,见证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兴衰荣辱,其独一无二的“一街两制”特色是“一国两制”的经典缩影。

近年来,中英街逐渐走到了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开幕式上,盐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英街将紧紧抓住紧抓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综合授权改革试点这三大历史机遇,全力打造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核心区,在深港合作、跨境商贸、社会融合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将充分挖掘辖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打造中英街文旅大IP;将着力提升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水平,以人民为中心,让辖区居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为盐田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贡献更大力量。

据中英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中英街将围绕“十约”中英街这一概念,陆续推出更多好玩有趣、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为推进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的建设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

 

编辑:戴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