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如何助推乡村旅游?专家:要形成区域公用品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0-12-13 01:02

近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423个示范村镇经过各省(区、市)农业农村部门遴选推荐、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审核和网上公示等程序,获准认定。其中广东省有12个示范镇、14个示范村入选,共计26个示范村镇的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

四会市黄田镇燕崀村

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在此次入选的26个示范村镇,知名度和美誉度最高的应该是四会市黄田镇燕崀村。燕崀村拥有多年的柑桔种植历史和经验,柑桔产业一直是燕崀村的支柱产业。目前,燕崀村沙糖桔种植面积约5380亩,产值超4760万元。

燕崀村通过网店、微信、直播等平台,拓宽柑桔销售渠道,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同时,还积极推动“采摘体验”销售模式,大力发展“农业观光”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建成了集“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形成了柑桔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刘女士喜欢旅游,每年都要去四会摘沙糖桔,以前去摘果的时候,很少在那里过夜,今年去的时候发现这里建起了一个漂亮的桔子小镇,不但可以亲自体验采摘的乐趣,还能在桔子餐厅吃农家菜,参加梦幻灯光节,欣赏水幕电影,入住桔子小镇的民宿,民宿里面有房车、泡泡屋、圆筒房、玻璃屋等。这些房间采用了智能系统,入住的时候感觉特别酷炫,可以用手机小程序操控所有设备,躺在床上用全景之窗看星空,一键开启影院大片,感受灯光音响氛围享受影院级体验。


乡村旅游让"一村一品"

走出村镇走向世界

其实能够被评上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都是山青水秀的好地方,旅游资源也很丰富。而旅游的发展也可以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帮助区域公用品牌的建立,比如游客们比较熟悉的增城正果,中山东升镇,都是周边游的好去处,增城荔枝和中山脆肉皖也随着游客们的口口相传名扬四海。

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盛产茶叶,但以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不高,新兴茶叶也一直走不出山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新兴旅游,这里的茶叶开始被外界所认知,现在茶园中又建起了一个休闲度假区,修建了酒店和公路,旅行社推出的线路把采茶品茶制茶,还有登山观日出、高山揽胜都结合了起来。游客们把这里称为珠三角的西花园,”原生态茶园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茶园内空气清新,山林竞艳、茗香飘逸、湖光倩影,飞瀑流泉点缀其间“,”人间仙境“,”来了都不想走“。

还有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愚公楼村,“菠萝的海”已经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游客们一走进徐闻,就会被菠萝幸福地包围,走在徐闻的土地上,丘陵山坡上的菠萝园曲线优美,舒缓起伏,田园一年四季色彩斑斓,与散落其间的村庄、巨大的白色风力发电机,共同构成了一幅独具魅力的热带生态农业景观。“这里的农民伯伯特别热情,我们跑去田里拍他们收菠萝,他们直接送了我们一大筐,每一只都好大好甜。”小五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来徐闻旅游时,直接就被这里的菠萝种草了,今年菠萝丰收的时候,正好赶上疫情,不能去徐闻,就在直播间直接下单,买了好多菠萝。


【专家说法】

名特优新农产品正通过

乡村旅游的方式为人们所熟知

岭南控股广之旅粤港澳游总部常务副总经理苏颖珊:政府一直在提倡乡村旅游,旅行社在做省内旅游产品研发过程中,也十分重视紧贴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广之旅在售的省内游产品,超过8成都涉足乡村旅游概念,并逐步成为深受大众游客喜爱的主流产品。随着国家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许多名特优新农产品也通过乡村旅游的方式为人们所熟知。广之旅通过“易起购”电商平台上架相关农产品,持续供应各地优质特产好物。


还要会吆喝会包装

通过农旅结合形成区域公用品牌

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秘书长晏曾节:“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中的六要素,有了好的特色农产品,起码解决了六要素中的吃和购。特别是今年,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旅游习惯,康养旅游大受欢迎,高品质的”吃住用“也正在被更多的消费者所期待。

但仅仅有“一村一品”还不够,入选“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只是说明这里的农特产品有了一定的品质,但离真正的品牌还差很远。好品质很重要,但还要会吆喝会包装,农旅结合,形成区域公用品牌。没有品牌,农产品的价格上不去,利润都被电商平台挤压掉了,农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也失去了种植的积极性。


【他山之石】

广东可以向日本学习经验

这乡村旅游方面,广东也可以向日本学习经验,小豆岛本来是一个废弃的海岛,酱油、素面、橄榄都是小豆岛的特产,日本对这里的传统产业进行了深入挖掘,游客来这里可以参观酱油作坊、品尝酱油冰激凌,学习栽培橄榄树的知识,制作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橄榄油和香草工艺品。大地祭、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更是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增加了游客在岛上的停留时间。


采写:南都记者  许琨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许琨,陈养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