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灭绝”遵循2700万年周期,由地球在银河系轨道决定?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地球
综合2020-12-12 20:07

据最新一期《历史生物学》刊发的论文,美国纽约大学的科学家对10次公认的陆居动物大规模灭绝事件的年代进行了统计分析,检测到大灭绝的“统计学意义上的”基本频率在2750万年的某个区域。科学家表示,这一周期规律可能是由地球在银河系的轨道决定的。

据报道,论文作者、纽约大学迈克尔·兰皮诺(Michael Rampino)教授表示,这些大规模的陆地灭绝与小行星撞击和毁灭性的火山熔岩喷发相一致。

33381258-9042601-Dinosaurs_feasted_primarily_on_vegetation_which_did_not_serve_th-a-33_1607681650734.jpg

6600万年前,包括恐龙在内的陆地和海洋中70%的物种突然灭绝。

“这些在陆地和海洋上同时发生的、突然的大规模灭绝,以及对2600万至2700万年共同周期的新发现,使人们相信周期性的全球灾难性事件是灭绝的诱因。”他说。

兰皮诺教授表示,在陆地和海洋物种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已经知道有三次与过去2.5亿年来的三次最大的撞击事件发生在同一时间,每一次都造成全球性的灾难,并导致大规模的灭绝。

据悉,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又称“大灭绝”,当时95%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物种被消灭。

英国研究人员最近得出结论,大灭绝事件是由西伯利亚巨大的火山喷发引发的,火山喷发向大气中喷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洋中时,海洋变得高度酸性,水中的氧气含量减少,杀死了海洋生物。

据悉,最为人所知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可能是在6600万年前,当时包括恐龙在内的陆地和海洋中70%的物种突然灭绝。这次事件现在被称为“K/T灭绝事件”(the K/T Extinction Event),是由一颗大型小行星或彗星与地球相撞造成的。

35870944-9042601-Pictured_is_an_artist_s_rendering_of_battling_Tyrannosaurus_rex_-a-18_1607679042522.jpg

陆地物种的灭绝事件遵循大约2750万年的周期。

古生物学家已经知道海洋生物的大规模灭绝,其中高达90%的物种消失,这不是随机事件,而是似乎以2600万年为周期。

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陆地,研究了陆生动物大规模灭绝的记录。他们还对陆地物种的灭绝进行了新的统计分析,并证明这些事件遵循了大约2750万年的类似周期,显示它们与海洋灭绝相一致。据悉,由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表面产生的撞击坑的年龄也遵循这个周期。

33381300-8751307-image-a-2_1600548786109.jpg

太阳系中每隔2600万至3000万年就会出现周期性的彗星雨,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导致周期性的大灭绝。

天体物理学家假设太阳系中每隔2600万至3000万年就会出现周期性的彗星雨,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导致周期性的大灭绝。据悉,太阳系大约每隔3000万年就会在银河系拥挤的中平面上循环一周。

兰皮诺教授表示,集中在平面上的正常物质和暗物质对环绕太阳系的奥尔特云中松散结合的彗星有引力效应,造成彗星雨和潜在的地球撞击。彗星雨将导致对地球的巨大冲击,对陆地和海洋生物造成压力,并可能产生导致其死亡的条件,包括大范围的黑暗和寒冷、野火、酸雨和臭氧消耗。

研究人员报告说,10个陆地灭绝事件中有8个与已知的海洋灭绝事件同时发生。

兰皮诺教授说:“全球大灭绝显然是由最大的灾难性影响和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引起的,也许有时是协同作用。”

研究人员提到的最近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是在725万年前,这表明地球在2000万年后才会有另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

 

文/南都记者 陈林

 

编辑:陈林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