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垄断被罚的丰巢:净利润连年亏损,超时收费服务曾引争议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0-12-14 20:25

因收购中邮智递未依法申报,丰巢网络被市场监管总局处罚。

12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阿里巴巴投资、阅文集团和丰巢网络三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引发广泛关注。其中,顺丰关联公司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构成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被市场监管总局处以50万元顶格罚款。对此,丰巢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记者称,已经收到相关部门的通知,诚恳接受,积极落实。

南都记者了解到,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丰巢”)最初由几家物流企业共同成立,意在以智能快递柜为切入点,提供最后一公里交付解决方案。尽管陷入亏损,丰巢仍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快递柜企业。今年5月,丰巢正式与中邮智递这一快递柜巨头牵手,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在这场股权重组交易之前,丰巢智能快递柜还曾因“超时收费”引发争议。

丰巢收购中邮智递涉垄断被罚,回应称已收到通知,积极落实

12月14日,据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公告,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对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收购中邮智递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等三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进行了调查,并对三家公司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

微信图片_20201214192143.png


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介绍称,2020年5月,丰巢网络以换股方式取得中邮智递100%股权,并于当月完成交割。丰巢网络和中邮智递均从事快递末端投递服务中的智能快件箱业务,分别运营“丰巢”、“速递易”品牌智能快件箱。

据了解,丰巢网络于2019年在深圳市注册成立,是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和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关联公司。丰巢网络通过协议控制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快递末端投递服务中的智能快件箱业务。被收购方中邮智递于2012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注册成立,主要从事快递末端投递服务中的智能快件箱业务。

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主要负责介绍,从案件调查情况来看,三个案件违法事实都较为清楚。该案中,收购完成后丰巢网络取得了控制权,属于《反垄断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经营者集中。参与集中的经营者营业额明显达到了《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第三条规定的申报标准。在集中实施前,未依法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不过,市场监管总局经评估认为,丰巢网络收购中邮智递股权不会产生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

基于调查情况和评估结论,市场监管总局给予丰巢网络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

“上述几家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较大,投资并购交易较多,拥有专业的法律团队,应当熟悉经营者集中申报制度,但未能主动申报,影响较为恶劣,因此决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予以顶格处罚,希望达到查处一批案件、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主要负责人称。

针对被处罚一事,同日,丰巢方面回应南都记者称:“已经收到相关部门的通知,诚恳接受,积极落实。”

“通达系”相继退出股东之列,牵手中邮智递进一步攻占市场

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丰巢”)最初由几家物流企业共同成立,意在以智能快递柜为切入点,提供最后一公里交付解决方案。

微信图片_20201214192148.png


据丰巢官网介绍,2015年6月,顺丰控股、中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和普洛斯5家物流公司投资5亿元成立丰巢。其中,顺丰控股持股35%,两通一达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一年后,丰巢于2016年6月再获5亿元增资。2017年1月,丰巢又完成25亿元的A轮融资,市场估值55亿元。随后在2018年初,顺丰投资、申通快递、普洛斯等12名投资方共同向丰巢增资20.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创立丰巢的5家物流公司,4家已相继退出,仅剩顺丰控股。根据披露的信息,丰巢的股本结构中已无中通快递、申通快递和韵达股份的身影。而在2019年12月6日,普洛斯也退出丰巢股东之列。

工商信息显示,目前丰巢共有6位股东,其中,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顺丰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3.72%和30.29%。股权穿透后,最终受益人为顺丰控股的董事长王卫。

发起人退出并未影响丰巢的发展步伐,近年来丰巢积极向外扩张。今年5月5日,顺丰控股宣布控股公司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中邮智递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邮智递)拟签署一揽子交易协议。交易完成后,中邮智递将成为丰巢的全资子公司。

丰巢和中邮智递的结合被视作两个巨头的“强强联手”。中邮智递是快递柜服务品牌中邮速递易的运营主体。据官网介绍,中邮速递易已遍布全国79个城市,一线城市全覆盖,拓展超过5.5万的网点,终端设备布设达8.1万台,累积快件投递量超过13亿件。据顺丰控股2020年3月发布的2019年年报,丰巢已覆盖超110座城市,完成超过17万个网点布局,与5.7万家物业企业合作,在一线城市的占有率超过70%。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与中邮智递牵手后,丰巢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

南都记者注意到,出于垄断担忧,5月13日,多名律师实名提请总局对丰巢与中邮智递的股权重组涉经营者集中的情况进行审查。

“超时收费”会员服务引争议, 净利润连年亏损

南都记者了解到,在这场股权重组交易之前,丰巢智能快递柜就曾因“超时收费”引发舆论风波。5月以来,该起事件不断发酵,监管及多方曾予以关注。

南都此前报道,4月30日,丰巢发布会员制公告,规定普通用户可免费保管用户包裹12小时,超时后每12小时收取0.5元,3元封顶。此举引发杭州、上海多个小区抵制,宣布暂停使用丰巢快递柜。实际上,这不是丰巢首次尝试向用户收费。2018年,丰巢就曾低调上线“赞赏”功能。

微信图片_20201214192153.jpg


向快递员及消费者双向收费是否合理?丰巢科技CMO李文青曾回应南都记者称,快递员向丰巢付费,与用户向丰巢付费,二者并不冲突。对此,物流专家徐勇也认为双向收费可以理解。徐勇表示,目前快递柜满足了人们方便存取的需求,也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但如果消费者认为收费过高,可以选择不使用此项服务。

5月13日,针对丰巢公司与杭州、上海少数小区物业因调整智能快件箱免费保管期限产生纠纷事宜,国家邮政局约谈了丰巢科技公司主要负责人,要求丰巢公司积极采取措施。丰巢科技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立即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积极配合邮政管理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5月15日,丰巢发布“关于用户服务调整的说明”向用户致歉,将免费保管时间从12小时延长至18小时,超时后每12小时后将收取0.5元,3元封顶。5月17日起,上海中环花苑小区恢复丰巢快递柜的使用,对于丰巢快递柜和自设驿站的选择权均交由业主。

丰巢被指“吃相难看”的背后,快递柜行业巨大的运营成本也成为关注焦点。南都记者了解到,尽管丰巢已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快递柜公司,但成立多年,丰巢几乎未实现盈利。

根据顺丰控股、申通快递等公告信息,丰巢成立当年营收1.7万元,净利润亏损3686.72万元;截至2018年5月31日,丰巢营收2.88亿元,净利润亏损2.49亿元。数据显示,丰巢2020年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营收为3.34亿元,净利润亏损2.45亿元,2019年营收16.14亿元,净利润亏损7.81亿元。

成为丰巢子公司前的中邮智递同样处于亏损局面。据顺丰控股公告披露,中邮智递2019年营收4.29亿元,净利润却亏损5.17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亦为负值,亏损1.59亿元。

出品:南都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 吴佳灵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热点事件公司调查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