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如何?请看新闻发布会实录

南方都市报APP • 龙华大件事
转载2020-12-15 19:21

龙华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0年12月9日14:30

地点:龙华区融媒体中心多功能室

实录内容

6.jpg

主持人李京(龙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网信办主任):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参加今天的龙华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目前已接近收官阶段,这次发布会,主要就是向大家介绍近三年来龙华区的扫黑除恶工作成果。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龙华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陈燕枫女士,龙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彭程先生,龙华区政法委副书记、区扫黑办副主任曲安国先生,深圳公安局龙华分局副局长陈甲田先生。

下面,有请龙华区政法委副书记、区扫黑办副主任曲安国先生介绍龙华区扫黑除恶工作总体情况。

3.jpg

曲安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龙华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一系列决策部署,把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贴龙华实际,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深挖彻查、依法查处和严惩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持续攻坚突破,取得阶段性成果。

强化意识,政治责任层层压实

龙华区委和区政府把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专项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下发了《龙华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每年印发龙华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要点,对打好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出重点部署。历任区委书记多次在专项会议、现场调研时对专项斗争工作进行调度和部署,并多次对专项斗争工作作出批示。二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制定了三年工作方案等指导性文件,明确重点责任分工方案。先后建立了全体工作会议制度、专题工作会议制度、重大案件会商制度、线索核查办理、通报约谈、举报奖励办法等工作制度。

高压严打,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区破获涉黑恶九类案件720宗、刑拘1616人、逮捕1066人。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1个。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全区刑事治安总警情持续下降,2018年、2019年同比分别下降25.5%、16%,2020年1至11月份,同比再下降10.4%,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我区侦破了多起典型案件:其中,观澜“KK”专案,打掉了盘踞观澜街道库坑周边多年的以家族、宗族势力形成“村霸”,该团伙在征地、城市更新、工程建设等过程中敲诈勒索、收受贿赂、煽动闹事。该案的侦破,维护了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对我区集体合作股份公司领导班子换届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惠爱门诊强迫交易案,成功打响全国医疗领域扫黑除恶第一枪,国务院领导对该案作出批示,要求加强对医疗机构监管职能,依法严惩民营医院不讲医德的逐利行为,引发了全区医疗行业集中整顿行动。该案的侦办,维护了患者的就医安全和合法权益,也促进了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规范医疗行业经营秩序的重视。油松淘宝店铺“差评师”敲诈勒索案,是我区侦破的一个利用淘宝“差评”进行敲诈勒索的案件。2018年8月央视新闻频道做了专题报道,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专程向我区法院赠送锦旗:“净化营商环境,彰显法治力量,为互联网发展保驾护航”表达感谢。005涉黑专案(谢雨行),打掉长期把持基层政权,盘踞在大浪上岭排村一带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该组织多次犯有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强迫交易罪、开设赌场罪、协助组织卖淫罪,社会危害性极大。该案的办理,巩固了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社会稳定。

有序推进,六清行动卓有成效

按照上级部署,我区“六清行动”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在“线索清仓”方面,专项斗争以来,龙华区扫黑除恶办共受理中央、省、市交办、群众举报、各单位摸排报送线索1069条,已办结1058条,办结率99%。中央、省交办线索均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如期完成“线索清仓”阶段性任务。

在“逃犯清零”方面,以“铁网”系列追逃行动为抓手推进涉黑涉恶逃犯缉捕工作,充分运用广东省智慧新警务“全网追逃”和一体化作战平台等科技手段,同时加大教育劝投、悬赏力度。截至目前,57名目标逃犯全部到案,到案率100%。

在“案件清结”方面,全区公检法部门持续推进“案件清结”工作,截至目前,区公安机关在侦涉黑组织存量案件侦查终结率、区检察机关存量案件办结率均达100%;区法院一审存量案件办结率93.33%.

在“黑财清底”方面,法院开展“雷霆行动”,推动生效判决涉黑涉恶财产刑执行工作。截至目前,生效判决财产刑金额约976.59万,已执行到位约783.53万元,执行到位率为80.23%。上缴国库453.54万元,依法返还权属人合法财产329.99万元。

在“伞网清除”方面,区纪委监委紧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问题,深挖涉黑组织和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人员1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人。

在“行业清源”方面,大力组织实施16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有效整治了一批行业领域顽疾和乱点乱象,完善了一批行业监管制度,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保障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广泛宣传,群众知晓率、满意度全面提高

我区制定了“八个一”的宣传方案,各街道、各成员单位积极行动。

一方面,加强社会面宣传。通过报纸、宣传栏、公交站台、微信平台、微博、电视新闻等线上线下载体,运用张贴、发放资料、LED滚动播放和解答咨询等方式,在全区主干道、重点区域投放公益广告,深入社区、企业、市场和电影院等开展多角度、立体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积极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舆论氛围。

另一方面,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区扫黑除恶办联合宣传部、公安局等相关单位,制作拍摄4个短视频,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将群众关心的民生领域黑恶势力犯罪(黑物业、套路贷、保护伞)进行展现,通过抖音、头条、视频号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全面提高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覆盖超过2000万人次,基本达到铺天盖地、家喻户晓的宣传效果。畅通各类举报渠道,积极发动群众举报线索,出台实施举报奖励办法,及时兑现16名举报人奖励金41.35万元,有力提升群众举报积极性。

综合施策,行业整治成效显著

大力组织实施16项行业专项整治,有效整治了一批行业领域顽疾。如民营医疗整治,以惠爱门诊案件的侦破为契机,我区对民营医疗行业进行了专项整顿,截至目前共取缔无证行医窝点118间、注销社会办医疗机构302间,辖区19家涉及“莆田系”的医疗机构已“清零”,群众就医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群众举报投诉量明显下降。如涉众金融整治,区专班对辖区网贷机构逐家现场检查并出具检查报告,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持续督促网贷机构整改,目前,网贷行业整顿清退任务完成成效明显,行业由高风险转入低风险。如工程领域整治,利用三库一平台人员出入预警系统,定期开展建筑行业企业资质许可监管动态核查,有效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营造了良好的建筑市场环境,全区建筑工程施工秩序和质量安全得到根本好转。如“清赌”整治,全面清查辖区内茶叶店、茶馆、士多店等三小场所,有效地清理辖区麻将馆。社会治安持续好转,辖区赌博不良风气得到有效治理和全面转变,目前我区城中村营利性麻将馆基本绝迹。

同时,为推动落实“以案促治”“以案促建”,纪委监委、公检法部门结合办理涉黑涉恶案件,向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发出“三书一函”47份,收到反馈35份,整改完成率74.5%,行业漏洞得到堵塞,行业乱象得到了有效整治。

此外,我区景乐南北片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牵引下也取得了明显整治成效,形成了重点区域专项整治“龙华样板”。得到市委政法委肯定并上报治理经验至中央政法委。整治后,人才市场经营秩序得到规范,行业乱象彻底根治,市容市貌全面提升,环境卫生整洁有序。

深挖彻查,政治生态有效净化

重点排查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集中,以及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地区、行业、领域的党员干部问题线索。把基层干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问题、失职失责问题作为监督执纪的“三大重点”,始终保持严惩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的高压态势,立案查处了一批涉及党政干部的典型案件,“打伞破网”的震慑作用有力凸显。

源头治理,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组织部门对168家股份合作公司换届选举工作派出3个工作组进行专项检查,全区股份公司换届选举工作有序顺利举行,新班子成员均无涉黑涉恶背景,选出了一批跟党走、听党话、善经营、懂发展的“三会”班子,为社区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力整顿26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带动群众的能力不断增强。扎实推进“头雁”工程,在各社区党委率先推行“第一议题”“三步学习法”,筑牢理想信念。对全区50个社区“两委”班子是否存在涉黑涉恶问题进行全覆盖排查,切实把好入口关。从区、街道选派优秀干部到社区任党委书记或第一书记38名,纳入事业编制社区党委书记6名,专项选拔优秀书记进入公务员队伍2名,选拔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培养人选169名,有效改善了基层政治生态。

下一步,我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指示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遗余力地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走向深入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开展。我们将始终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不断巩固和扩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确保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为平安龙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李京: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因为时间关系,在场记者可以就今天的发布主题提两个问题,提问的时候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下面开始提问。

记者:我是深圳特区报的记者,我想请问陈燕枫书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黑恶势力的保护伞问题一直很受市民关注,咱们龙华区纪委监委惩腐打伞的力度和效果怎么样?

4.jpg

陈燕枫: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相关情况。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龙华区纪委监委在区委和上级纪委监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政法机关各部门的配合下,坚持精准监督,强化执纪执法,持续深挖彻查,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共受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66件,办结66件,办结率达到100%;其中查实16件,立案16件16人;同时对涉案人员所在单位发出监察建议书4份,责令相关责任单位针对反映问题做好相关整改工作。

坚持“一案一整改”,堵塞治理漏洞,特别是在切断黑恶势力和“保护伞”利益勾连方面加强探索,不断扎紧制度的篱笆。深入挖掘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具体表现、行为特征和心理变化,结合实际,通过制作警示教育片、召开“身边人、身边事”廉政警示教育大会、涉案人员“现身说法”等形式,充分发挥涉黑涉恶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形成强力震慑,达到以案明纪、以案释法、以案促改的效果。同时从典型案例中查找制度短板、机制缺陷,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记者:我是“龙华十分”记者,我想请问区委组织部的彭程部长,之前曲书记在介绍情况时有提到龙华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那咱们龙华区在基层治理方面还有什么新的举措,此类举措如何推进全区的扫黑除恶工作?

5.jpg

彭程: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创建人文社区与这一目的是紧密相连的。龙华是深圳的人口和产业大区,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达330万,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外来人口占比超过80%,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承压较重。在市委组织部精心指导下,我们以党建带群建、共建人文社区为抓手,努力打造奋斗、良序、智慧、安心、仁爱社区,让城市的贡献者、奉献者都能安心安身安业,营造出让爱充满城市的良好氛围。

一是打造“奋斗型”社区,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我们创新开展一读、二看、三讲“三步学习法”,创新实施平战结合、战训结合、战备结合“三战融合”干部培训培养模式,建设奋斗者广场、奋斗人物事迹墙,尤其是建设了全国首条弘扬“攀登”文化的人才绿道,有效激发了社区居民的向上动力、奋斗活力,阻止了社会不良情绪的蔓延。

二是打造“良序型”社区,激发多元共治的内生动力,让人人都能有序参与社区治理。一个地方有没有黑恶势力,群众最清楚;扫黑除恶有没有成效,群众感受最深刻,扫黑除恶必须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我们探索在基层社区建立居民代表议事会、社区专家参事会、党员群众共享会“一社三会”机制,最大限度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是打造“智慧型”社区,推动精准精细化服务,让人人都能享受宜居生活。科技为基层治理赋能,也能为扫黑除恶助力。我们创新建设社区智慧指挥中心,优化“一键轮巡”功能,实现了“人海战”变“科技战”。开发应用“i社区码上办”小程序,居民诉求一键“找书记”,实现了“线下跑”变“码上办”。开发“红色教育”系列情景课程,建设有声图书馆,实现了“现场课”变“云端课”。

四是打造“安心型”社区,推动营造安身安心安业良好环境,让人人都能拥有归属感。针对常态化疫情特点,我们大力开展安心行动,打造“安心陪伴”隔离关爱模式,收获社会各界感谢信和锦旗1500余封(面)。在富士康青工密集的章阁社区,创新打造了24小时“安心驿站”青工关爱模式,目前“安心驿站”被确定为市委党校心理能力提升中心实训基地。此外,还开设安心热线、安心课堂、安心助教等线上服务平台,打造“安心校园”师生关爱模式。

五是打造“仁爱型”社区,持续建设温暖贴心家园,让人人都能感受党的温暖。我们大力推动党群服务向群众密集、公共服务薄弱的领域延伸,建设“1+N+V”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形成“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同时,建成16个24小时不打烊党群服务V站,设置“暖心柜”和关心下一代小书库,扫码刷脸即可领取免费食物、保暖衣物和借阅图书等,倡导“因为更近、所以更亲”的理念。

我们计划将人文社区创建工作分“三步走”,到2020年年底,每个街道至少打造1个特点鲜明、具有示范效应的人文社区。到2021年6月,基本完成以大富士康片区为重点的社区奋斗文化圈建设。到2021年年底,力争所有社区都达到人文社区创建要求。目前,全区初步形成“一街道一特色社区”的创建格局,率先试点的章阁社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近两个月接待省内外各类学习考察团体25批次,相关做法得到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等主流媒体的持续深入报道,居民群众对人文社区创建的获得感持续增强。

7.jpg

李京:好的,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的到来,也感谢台上的各位发布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龙华融媒

编辑:李晓慧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龙华扫黑除恶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