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主办的2020年游戏产业年会在广州举行。当天上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786.87亿元,同比增长20.71%。其中,中国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401.92亿元,另外,中国游戏用户的数量增长3.7%至6.65亿。
在产业快速发展中,游戏行业生态亦持续优化,其中,呼声甚高的游戏分级标准出炉。12月16日,中国音数协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对外发布《网络游戏适龄提示》团体标准。据了解,该标准是在中宣部出版局的指导下,由中国音数协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腾讯、网易、人民网牵头开展的。具体来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以三个不同的年龄为标准,分为8(绿色)、12(蓝色)和16(黄色)。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可以看到中国的游戏分级制度与别国略有不同,没有存在较大争议的18+类游戏。
标准明确规定了标识符的下载渠道、展示时长、尺寸比例和更新频率,同时对有可能刻意模糊弱化标识使用和提示语的行为做了必要规范,以维护标识标准的权威性、统一性和实时性。
此外该标准明确了标识符的具体使用场景,即适龄提示标识必须安放在游戏产品界面的显着位置,包括但不限于游戏的官网,客户端注册、登录节点,游戏付费界面和宣传视频、广告等,以突出标识在游戏产品中的能见度和可视性。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在17日的游戏产业年会上表示,《网络游戏适龄提示》团体标准,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使用游戏内容作出明确规范,明年将作为游戏审核上线的一个必备内容。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游戏防沉迷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国家层面的实名验证系统已基本建成,我们正组织企业分批接入,在明年6月1日前,所有上线运营的游戏须全部接入。
“未成年人保护是腾讯游戏的第一优先级”,会上,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崔晓春介绍称,目前腾讯累计有超过210款手游、端游、页游接入健康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限时、限充、宵禁等管控方式,培养未成年人的游戏习惯。崔晓春提到,目前每天有1049万个未成年账号因登录时长超1.5小时被系统“踢”下线。同时,平均每天约351万疑似未成年人账户在登录和充值时触发人脸识别。
网易游戏市场副总裁吴鑫鑫也表示,目前,其旗下所有在线运营网游都完成了防沉迷系统的升级。“严格实施网络游戏账号实名制度,通过限时、宵禁、付费限额等基础手段,对未成年人游戏进行有效管理,对于后续的新产品,如果不完全落实好防沉迷系统的升级,我们坚决不会上线。”
采写:南都记者 叶露
编辑: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