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都记者接到商家爆料,称双十一期间参加了抖音粉丝超六百万的主播三支花的直播带货,“收了三万元坑位费播出两场产出是0”。随后,南都记者在第三方数据平台查询获悉,该产品在两场直播中实际销售额为1单。
据爆料商家透露,在直播当天,他们才被告知有竞品将在同场直播中出现,商家认为这是导致直播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于是第一场直播后,商家被允诺可以退回一半坑位费即1.5万元,但直播结束一个月后,仍未收到退款。
但南都记者致电这场直播的运营方播播科技,对方称自己没有违反合约,按照合同并不需要赔款,“三支花也收了我们15万,如果商家要找我退款,我是不是也可以找三支花退款?”
不过,南都记者求证三支花,该账号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三支花上述直播并没有委托过播播科技为其招商,11月10日和11月11日只是在播播科技的邀请下参与了一个节目,商品是对方提供的。
直播第一天有竞品 一半坑位费至今未退回
邹某是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她告诉南都记者,11月9日,她和她和一家直播运营公司广州播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播播科技”)签订《直播带货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播播科技为邹某提供的产品进行直播带货,带货账号是抖音拥有超过六百万粉丝的“三支花”。邹某方面一次性支付3万元坑位费给播播科技,另外还将根据带货情况支付15%的佣金。
按照邹某爆出的和播播科技的约定,双方在11月10日和11月11日连续两天直播两场,直播产品是邹某公司的“三选一”旅游产品,直播价格也是299元。同时,邹某还和播播科技口头上约定了直播的时候不能有竞品。
但据邹某提供给南都记者的聊天记录显示,到了计划直播的当天,11月10日下午,与邹某对接的播播科技工作人员突然告知,当天还有另外一个旅游产品将一起上“三支花直播间”。直播开始后,邹某发现,竞品公司的产品竟然在自己公司的产品之前上架,内容高度相似,旅游路线是“二选二”。
于是,在自家产品上架前,邹某向播播科技的工作人员反馈,要求当晚不要再直播自己产品了,并希望对方退回一半的坑位费,接下来仅播11月11日的那一场。
但11月10日当晚,“三支花直播间”最后仍照常播出了邹某公司的旅游产品,销量显示为1单。11月11日晚,“三支花”再次在直播中销售邹某公司的旅游产品,销量为0单。
邹某透露,她在11月10日晚已经不想再继续合作了,要求播播科技退一半的坑位费,两人在电话中商定退回1.5万元,同时播播科技会为邹某找其他网红来补播。
商家和播播科技的聊天记录
但双十一结束后,播播科技不仅没有补播,也一直在拖延给邹某的退款。11月16日,和邹某对接的播播科技工作人员称,自己将去申请退款,还表示“她确实就是卖不出去货,我们其他的货也没卖出去,我都想找人退款”。
据悉,11月24日,播播科技工作人员向邹某透露的退款进展是“把账号都给财务了”。11月26日,再次回应称“我也在催财务和股东”。但至今,播播科技仍未将1.5万元退回给邹某。
两场直播仅售出1单 成交额两千多元
南都记者查询到,三支花在抖音有642.9万粉丝,每条短视频的点赞数都过万,还有部分视频点赞数过百万。
新抖数据显示,三支花在11月10日和11月11日的这两场直播,总销售额分别为6.29万元和2203.9元。11月10日的这场直播中,总共上架12件产品,有6件产品的销量为0,4件产品的销量为个位数,之所以这场直播的销量过了6万,是因为与邹某公司产品为竞品的旅游产品销售了207单,销售额6.19万元。
11月10日三支花带货数据
“(播播科技)后面才告诉我,这家旅行社的产品是刷过单的,因为我当时看到他们卖了两百多份,后面才让他们继续卖的。如果头一天没刷单的话,我第二天都不会让他们卖了”。邹某这样告诉南都记者这场直播数据的异常。
而新抖数据显示,11月11日的这场直播中,“三支花”直播间上架的14件产品中有7件产品销量为0,最终总销售额仅2203.9元。
不过,南都记者留意到,在邹某展示的《协议》中,双方并没有文字约定直播保量,也没有约定单场直播中不能有竞品出现。按照邹某的说法,双方只是口头约定。
对此,北京市炜衡(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蒋洁雯告诉南都记者,因合同未对竞品以及保量进行约定,所以商家难以追究运营公司的合同责任,“但如在此情况下运营公司承诺退还商家一半费用,是合法有效的,运营公司应予以遵守,按约定退款。商家应保存好双方的协商记录,如运营公司逾期未予退款或拒绝退款的,商家可按合同约定向法院起诉要求运营公司按照双方的约定的金额退款,明确约定了时间的还可以主张逾期退款的利息。”
播播科技花15万请主播 “三支花”称未参与招商
但在播播科技给南都记者的回复中,这场直播既没有在合同里要求保量,也没有竞品限制,也没有要求一个产品需要播多长时间,“做生意如果接受不了亏赚,根本就不用做!”
“这场直播如果我情意在的话,我可以退款;如果大家不谈情意的话,我也可以不退款,因为我没有违反合同。”播播科技负责人齐贝告诉南都记者,她认为自己才是这场直播的最大受害者,“我们给了三支花15万,两天只卖出去一万块钱的货”。
齐贝透露,除了旅行社这类虚拟产品外,其他大部分产品都签订了保量协议,直播结束后不达预期的部分也都进行了退款,“说白了直播翻车这个问题,大家也不是第一次见,但是其实我们这场活动是亏钱的”。
天眼查数据显示,播播科技的注册成立时间是2020年10月16日,注册资金为1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广告发布、住房租赁、日用品销售等。
虽然仅成立两个月,齐贝表示,“三支花”这场直播已经不是该公司操盘的第一场直播了。按其说法,播播科技和三支花方面签订的协议里也是没有保量要求,“如果商家要找我退款,我是不是也可以找三支花退款?但是三支花是不会给我退的”。
此外,南都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当事各方对于播播科技与“三支花”在上述直播中的关系解释不同。
“播播科技方面称,他们是‘三支花’双十一这两场直播带货的运营方。”邹姓爆料人向南都表示。
然而,南都记者通过三支花在抖音的联系方式与其工作人员沟通发现,“三支花并没有委托过播播科技为其招商。”按照该负责人的说法,11月10日和11月11日,三支花曾在播播科技的邀请下参与了一个节目,商品是对方提供的,“我们就是参加了这个活动,他们(播播科技)和商家之间应该是有一些合作条款,我们只是作为嘉宾”。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