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在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三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选映”活动在广州图书馆举办。
本次活动从前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共95个优秀项目中,选出了三部来播映,这三部各具特色的反映非遗传承人技艺特色与人生故事的纪录片是“文琰森——狮舞(松岗七星狮舞)”“季克良——茅台酒酿制技艺”“刘永安——木偶戏(邵阳布袋戏)”。展映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田苗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
展映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田苗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
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委托,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举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选映”活动,旨在向公众推广及传播此项工作的成果,通过影像的方式面向公众展现非遗传承人们的技艺、记忆与生活故事。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 田苗介绍说:“这些国家级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可以称为是我们民间的‘国宝’、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这些纪录片除了对非遗传承人的实践进行记录,对他的人生故事进行访问,我们还要对他如何带徒弟,如何传承下一代,进行跟踪记录。”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程焕文认为:“影像的记录应该说是对非遗的保存、保护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让我们的非遗继续根植下去,我们讲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些非常珍贵的材料。同时,这也是增强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非常好的媒介,也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媒介。”
此次影展中所放映的影片均来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的历年优秀成果。该项工作旨在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访问和影像记录,全面收集并永久保存有关传承人的各类文献,建立起一个系统全面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资源库,以服务于我国当下和未来的非遗传承、研究和传播。
除了此次线下活动之外,“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展”即将在线上与公众见面。届时观众可以登陆网址ich.nlc.cn,观看历年来记录工作的优秀成果。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摄影:谭庆驹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