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或现20秒换电出租车,C端换电规模化难题待解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0-12-18 10:49

对需要频繁补能的新能源运营车辆来说,换电是一种效率更高的方式。日前,有消息显示,刚刚宣布独立的广汽埃安,将为广州出租车企业提供换电版本的Aion S,新车或将命名为Aion O,而为广汽埃安提供换电解决方案的,是此前已经在广州小规模落地换电站的奥动新能源。

不过,截至发稿时,目前不论是广汽埃安还是奥动新能源,都未正面回应该该换电车型是否就为Aion O。但在广州车展期间,奥动新能源曾“闯入”整车展馆,并展出过以广汽埃安S为原型的换电车型。

除了单个换电站的工作效率提升,让换电更具规模化,是目前行业面临的最重要挑战。

埃安换电车型曾在广州车展展出

南都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并非广州出租车行业首次推出换电车型。早在2017年,北汽新能源就向广州市交付了200台换电出租车,而给这些车提供换电服务的,也正是奥动新能源,只需要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全部换电操作。

尽管目前广汽埃安以及奥动新能源并未“官宣”合作的换电出租车,但二者的合作却是有迹可循。

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奥动新能源也是唯一一家闯进乘用车整车展馆的非车企。车展期间的奥动新能源展台,展出了4.0版本的换电站,并展示了“奥动新能源 20秒极速换电”,该换电站还有多车型共享换电平台、光纤多点测温、智能化全位监控以及全国联网、智能支付等特点。

奥动新能源联席董事长张建平介绍,奥动新能源目前已经覆盖20个城市,投建300座换电站,单站服务能力500-1000辆车,单车最高换电里程超过90万公里,换电次数累计超过700万次,换电里程累计超过10亿公里,“目前为止,换电车辆0燃烧。”

奥动新能源方面此前向南都记者透露,奥动已经与北汽、广汽、长安等车企开展合作,而广州车展展台上的换电车型,其原型车正是来自广汽埃安S,张建平还透露,当广汽的电动车加入后,将可以和北汽的车共享换电站。至于这款换电的车辆是否传闻中的Aion O,或许很快就会有答案。

20秒换电香不香?

换电站的快速迭代,带来换电效率的提升,是降本增效的最佳路径。要提升换电效率,场地与备用电池充足、大数据管理以及换电过程本身的快慢,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张建平介绍,支持20秒换电的4.0版本换电站,一个站的效率相当于以前四到五个站,“站的建设成本没有太大提升,但电池的数量和周转次数都增加了,以前我们的电池一天周转14次, 以后可以增加到20次,司机只要花20秒,就能得到150公里的续航里程。”也就是说,一辆出租车只需要换大约三次电,就能满足运营期间的电量使用,摆脱漫长的充电时间后,出租车的“净运营”时间得到大幅提升。

图片6.png

在张建平看来,平均一个换电站配100辆运营车辆,是突破营收平衡的相对理想的状态,但他也承认,目前在上海、重庆、广州等大城市,站点以及换电车辆都仍然偏少,运营成本相对较高,是瓶颈所在,这也需要更多主机厂加入,一同把“蛋糕”做大。

当然,对于司机和乘客来说,安全始终在第一位,频繁装卸、充放电的电池,是否足够安全呢?对此,张建平介绍,换电站实际上也是“体检站”,“ 奥动的电池、电站截至目前零燃烧、零自燃,因为换电站就是电池的检测中心,每4小时就会帮电池进行一次检测,有问题立刻会发生警报,假若真的发生燃烧事故,也能迅速把电池拿下来并转移。”

无法避开的标准化挑战

不同于蔚来这样的单一整车厂商,把换电作为To C客户服务配套的其中一环,奥动新能源为整车厂提供的换电方案,更瞄准规模化、标准化,因为只有兼容更多的厂商,才有可能把换电真正普及开来。

张建平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确认,在原来只有北汽一家合作车企的基础上,目前越来越多车企已经陆续加入到换电的“朋友圈”中来,甚至德国大众都已经把车发到奥动的工厂,进行实践。

张建平向记者分析,不同于主机厂只针对自己的车主提供服务,奥动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为了提升效率,越来越多整车厂更愿意和奥动一起,做一个统一的(换电)标准,“这终究还是市场决定的,比如一辆To B的运营车辆,它的需求是高效、物美价廉。”因此,在商业模式上,换电企业提供的是电池的“箱子”,主机厂把电池装配好在车上,前者做好电池的运营,后者要做的依然是“卖车”这件事。

对于“箱子”的标准,以及换电的标准,目前多家企业也在进行标准制定。“我们可能很快跟10家主机厂进行一个团体标准,因为国家要求我们先做团标,再进一步做企标、国标,一步一步走,我们今年能拉到这10个主机厂一起做标准。”张建平透露。据悉,目前工信部已经联合相关行业机构、企业进行标准的起草。

相比运营市场,未来更广阔的市场在C端。对此,张建平分析,从能源配置的角度来看,C端的换电意义重大,“消费者花钱买车买电池,一次性就花了十年的钱,但电池的生命周期,可能只使用了1/10,其余都被浪费了。”相反,通过换电,才能让电池的使用效率真正跑起来。

此外,张建平表示,目前制约电动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充电的不方便,因此换电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车的能量补给,且电池的能量能得到充分利用。

不过,就现阶段而言,C端用户换电规模化,依然只是在初期布局的阶段,奥动新能源高级副总裁杨烨透露,目前在北京已经有几十辆C端的换电车辆在运行,用户体验良好,“但现阶段让换电站产生规模效应是重点。”

采写:南都记者 钟键挺

编辑:黄露,林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