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近半年的海尔智家私有化海尔电器计划即将落地。
南都记者获悉,12月20日晚,海尔智家发布公告披露,私有化海尔电器计划已于12月18日获得了百慕大最高法院批准,并将在百慕大时间12月21日正式生效。
待计划生效后,海尔智家预期在12月23日上午九时起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同时撤销海尔电器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海尔电器将成为海尔智家的全资附属公司。
根据公告显示,海尔电器股东将就每股被注销的计划股份以1:1.60的换股比例获得对应的新发行海尔智家H股,以及海尔电器就每股被注销的计划股份支付的1.95港币现金付款。
“在私有化计划与H股介绍上市完成之后,海尔智家将整合其与海尔电器的产品组合,全力发展智慧家庭解决方案业务。”海尔智家在一份最新通报中透露,公司已建立一个全球运营平台,多个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及分销中心,接下来海尔电器通过以上平台和中心,加速现有洗衣机、热水器及净水器业务的海外扩张。
随着私有化计划获批,这意味着,历史半年时间的海尔电器私有化终将收官,海尔集团旗下家电业务“双平台”的历史将结束。“合二为一”的海尔智家,将实现“A股+H股+D股”三地(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法兰克福)上市。
过去由于历史原因,海尔智家与海尔电器双平台上市形成了较为复杂的股权结构和业务关系。其中,海尔智家以冰箱、空调、厨电等产品制造及海外家电产业为主,海尔电器则主要涉及洗衣机、热水器制造及物流业务。分裂的业务布局不符合整体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所以,虽然海尔智家与美的、格力相比,在高端子品牌打造、智能家居布局上均先行一步,海尔智家的营收去年还首次超过格力电器,但是海尔智家的利润水平与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今年海尔智家换股私有化海尔电器,成为其精简架构、提高效率的契机。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美的营收2167.6亿元,净利润213.6亿;海尔智家营收1544.12亿元,归母净利润63.01亿元;格力营收1258.89亿,但归母净利润137亿,为海尔的两倍有余。
而在市值对比方面,截至12月18日,美的集团每股89.3元,总市值6274.11亿;格力电器每股61.37元,总市值3691.85亿元;而海尔智家受私有化计划利好,股价连日拉升后报27.66元,公司总市值1819.91亿,仍然与美的、格力存较大差距。
“即将登陆港交所的海尔智家将获得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和多元化的投资者基础,这有助于公司通过合理分配资金以发展智慧家庭解决方案业务。”海尔智家称此次计划即将为公司开启新征程,“随着资金使用效率和经营能力的提高,公司将在2021-2023年逐步提高现金分红比例至40%,以兑现回报全体股东的承诺。”海尔智家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孔学劭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