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末,国内外接连掀起的互联网反垄断监管浪潮,使平台企业竞争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12月22日,由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举办的2020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上,南都反垄断研究课题组发布《互联网平台竞争与垄断观察报告》。围绕互联网反垄断领域的七大问题,报告梳理了上百例国内外互联网反垄断案例和上千份消费者态度调查问卷,试图呈现其中的争议焦点。
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互联网反垄断存在的问题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中个人数据被滥用、大数据杀熟的问题最受重视。超九成受访者认为,类似“二选一”“扼杀式并购”等互联网垄断争议问题的产生与市场竞争失序有关,近一半人认为互联网行业竞争问题突出,迫切需要加强监管。
八成在意隐私,期待企业围绕隐私保护展开竞争
围绕互联网垄断争议问题,南都反垄断研究课题组于2020年11月26日发起《消费者对在线平台行为与市场竞争的态度和认知》在线调查,在两周内回收有效问卷1353份。
问卷数据显示,最受受访者重视的问题依序是个人数据被滥用、大数据杀熟、过度精准推送、难以辨别付费搜索结果、平台二选一、互联网屏蔽、强制搭售和平台自我优待。其中“个人数据被滥用”和“大数据杀熟”占比高达50%和20%,反映了消费者对互联网经济中数据使用问题的高度重视。
消费者认为最应该受重视的问题排序。
报告发现,近八成受访者在意隐私,对平台数据使用行为感到担忧,却又无法避免地需要使用这些在线平台。在隐私保护逐渐被纳入反垄断监管范畴的当下,超九成受访者认同“平台保护用户数据不力也是一种服务质量下降的表现”,期待企业围绕隐私保护而展开竞争。
当人们谈及“个人数据被滥用”,“精准推送”总是无法绕开的一环。一些消费者反映在聊天中提到某样商品,即可收到相关推送,让人感到惊吓。调查发现,有54%受访者对此不太接受甚至非常反感,但也有部分人表示愿意用隐私交换便利,接受精准推送等服务。
消费者对于“精准推送”的态度调查。
面对“大数据杀熟”,73%受访者持反对态度,其中常用在线旅游平台的消费者对“杀熟”问题反应强烈。即便是表示理解的受访者,也希望平台对定价规则作出公开说明。
在实际维权过程中,举证能力不足仍是拦在许多消费者面前的一道坎。报告指出,随着技术发展,“大数据杀熟”变得越发隐蔽,要证明其存在需要“刺破”算法的秘密性。然而基于商业秘密,平台方面不会轻易公开相关算法,这使得消费者难以拿出证据。
大型企业扼杀式并购引关注,过半受访者持消极态度
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可以理解平台自我优待行为,认为平台通过算法使产品位于搜索结果前列等做法,属于平台经营自由,自营产品更有保障。
消费者对于“平台自我优待行为”的看法。
与平台自我偏袒相比,消费者更担心第三方付费推广的问题。有62%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一定或不能够分辨付费搜索结果和客观搜索结果。还有近一半的人认为“付费获得优先排位”并不合理,会导致用户无法看到更全面客观的搜索结果。
随着电商购物节的兴起,“平台二选一”问题逐渐走进公众视野。74%的受访者认为“二选一”造成平台上商品或服务选择减少,使自己的选择受限,仅有两成左右的受访者持相反观点。
消费者对于平台二选一是否影响选择范围的感受。
此外,近两个月来“企业并购”问题在国内外反垄断执法领域都成了焦点。
12月9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宣布对Facebook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Facebook在数年内通过针对潜在和新生竞争对手的反竞争收购,来非法维持在个人社交网络的垄断地位。
在国内,市场监管总局于12月14日公布三起处罚案件,阿里巴巴、阅文、丰巢因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分别被罚50万。总局表示,通过对未依法申报案件的查处,能够促使企业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防止企业借助并购形成垄断,或通过收购中小企业等方式扼杀潜在竞争对手,阻碍创新,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那么,消费者如何看待大型企业的并购行为?数据显示,超50%的受访者持消极态度,认为这可能扼杀潜在的新兴企业,减少消费者选择权,损害行业竞争。
消费者对于企业并购的观感调查。
结合受访者总体的情感倾向看,消费者对互联网反垄断领域存在的问题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感知。其中平台不规范使用数据问题最受消费者重视,亟待加强监管和规范。
超九成受访者建议加大监管,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上述互联网垄断争议行为因何产生?
超九成受访者反映与市场竞争失序有关。近一半的消费者认为互联网行业竞争问题突出,迫切需要加强监管。还有33%的人表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一些反应激烈、危害明显的行为应予以监管。
具体到有关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竞争环境的措施,超90%受访者选择了“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行为”。还有受访者建议提高技术监管水平、加大处罚力度、划清监管权限等,由此可见,消费者认为执法监管对于规范互联网竞争失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对维护市场竞争环境的相应建议。
针对互联网垄断问题,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报告梳理发现,2020年以来,国内互联网反垄断执法机构多次释放出加强监管的信号。
今年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内首个专门规范平台经济垄断行为的政策性文件。
一个月后,国内反垄断执法破冰,三家涉互联网企业因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领到50万罚单。
最近一个月内,中央高层会议更是三次提到反垄断,明确2021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要求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南都反垄断研究课题组报告认为,随着加强互联网反垄断监管的信号释出,相关立法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平台涉嫌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望在将来得到更多规范。
出品:南都反垄断研究课题组
采写:实习生黄慧诗 南都记者李玲 黄莉玲
编辑:蒋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0南都智库产品发布周
2020啄木鸟数据治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