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错过饭点的军事理论课什么样?军科院教授谈真理魅力

南方都市报APP • 军情集结号
原创2020-12-25 15:49

听过张树德讲话的人会迅速被他身上潜在的网红气质吸引。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带着天然感染力,声音洪亮,语速很快,表达极其通俗,很容易让人忽略他所研究和教授的是一门看似冷门深奥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魅力”,是这位在军事科学院工作37年的首席专家反复提到的一个词。他将恩格斯的著作称之为“灵丹妙药”,并告诉学生,“当你对前途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你把晚年恩格斯读一遍之后就豁然开朗了。”

WechatIMG365.jpeg

除了研究者,他还是一名授课老师。从23岁登上讲台面对比他还大的学生讲课,到现在台下的军科院学生宁愿错过饭点也要求他继续讲,28年过去,他总结了自己受到欢迎的原因,一句话,“真理的魅力,科学理论的魅力,是无穷的。” 

近日南都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军事科学院见到了这位甘坐“冷板凳”30多年的军事理论研究专家

军营40年,拒绝多次提干

2020年是张树德进入军营的第40年。回顾过去,从不感兴趣,到全身心投入军事理论研究是怎样一个过程?

1980年,张树德高考后来到了位于大连金州湾的大连陆军指挥学院,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军事理论课。

“我们很多老师都亲身经历过战争,给我们讲课非常有魅力。”教员结合自身经历引人入胜的讲课方式让张树德对军事理论课有了兴趣。“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是个逐渐进入的过程。” 

这个逐渐进入的过程中,有位讲课的老师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个老师很厉害,他本来面临着部队提干的机会,但他不去,他就有自己的专业爱好。”

类似的机会在张树德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也遇到过不少。曾两次进入选定干部考察的张树德都和那位老师做了同样的选择:放弃在政治上施展才华,专心做学术研究。

真正的转折点是在1987年,他考取了军事科学院全军第一批军事学军事思想专业马恩列斯军事理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成为鲍世修的开门弟子。

鲍世修是谁?他是全军资深军事理论专家,曾被叶剑英亲自任命翻译马恩列斯著作。1959年,中央军委要求全军中、高级干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以下简称“马恩列斯”)军事著作,当时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读本,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叶剑英元帅亲自任命鲍世修为“外国军事研究部翻译处翻译。”  

相比“言传”,鲍世修对他的影响更多是“身教”。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献身精神。他从1990年退休之后到现在又工作了30年,83岁的时候还帮我改军事思想发展史的提纲。”张树德说。这位笔名叫“敬恩”(恩,指恩格斯)的老人,耄耋之年其身影仍活跃在军事理论研究各类论坛上。

“灵丹妙药”,真理的魅力

“我上讲台是23,但我的学生就29岁。上台之后,你会发现把这课吃了之后这个理论就会相当有魅力。 在大众眼里,军事理论研究是一门听起来枯燥冷门的研究,张树德既是研究者,也是授课的老师。从1992年到现在,他讲了28年。

现在军科的学生讲课他们不让我走,他们6点开饭,说‘老师你再讲一会儿,为啥? 因为科学的理论和真理的理论是有魅力的,真理的魅力是无穷的。”

谈及自己的专业,张树德坦言,马恩列斯理论的真理性本身是通过宣讲和灌输被人认可的。“他们的真理性不适宜一部分人进去”,都是在宣讲之后通过自己的感受逐渐找到它的魅力。

“我在读书时期读到晚年恩格斯的著作,我就感觉简直是灵丹妙药,走了我的心,魅力无穷,我甚至跟学生们讲,当你自己对前途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你把晚年恩格斯读一遍之后,你就豁然开朗了。”

“魅力”,是这位老军科人反复提到的一个词。“马恩列斯的著作开始读一遍不明白,放在那儿,两遍不懂,再看。当你读三遍之后就慢慢懂了。”谈及这种感受,他引用了马克思评价黑格尔著作的那句话:“黑格尔无数哲学著作散射的光芒就像黑暗中闪亮的星辰一样。”

填补领域空白

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让张树德深知全军院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马恩列斯军事理论”的缺失。“有个社科院的教授对我说张树德你的学生写任何一个选题都不用查重,为啥?马列主义博大精深,很多地方没有研究比如说马列军事思想没人写,列宁斯大林军事思想没人写。”他说。

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在他的提议下,新编写的全军统编材料《军事思想》中,增设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军事理论”一章。此外,他所著的《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思想史》历时十年,九易其稿,填补了国内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军事理论研究的空白。

为什么军事思想理论这么重要?大家知道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都不是纯军人出身,但是它为什么能把军事运用这么熟练?”张树德认为,核心就是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而这种方法一旦掌握,对于每个人来讲都很有用。

他告诉南都,没有驾驶员出车不方便,没有炮手点炮不方便,但是如果没有马列恩斯军事理论一时感觉不到军队缺什么。“短期内看起来没有马列我们军队过得似乎也挺好,但是从长期来看,作为党的军事思想理论,长期缺失源头活水那是相当可怕的。”当前军事领域有很多思潮,面对这种情况,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长期指导意义更得到突显。


见习记者王凡 南都记者潘珊菊发自北京 

编辑:潘珊菊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