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版《半泽直树》?横滨正金银行的金融风云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0-12-26 19:48

半泽行长的前世今生——

横滨正金银行的金融风云

文/王绍贝

近日,日媒报道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中国网友的极大兴趣,日本三菱UFJ银行宣布常务半泽淳一将出任银行总裁一职,他的姓氏不但与日本神剧《半泽直树》相同,更是原著小说家池井户润的旧同事,甚至有日媒猜测小说中半泽直树的原型正是半泽淳一,但池井户润立即泼冷水,称他并不认识这个半泽。

image1.png三菱UFJ银行是日本最大的商业银行。1995年4月由日本外汇专业银行东京银行和日本大型都市银行之一的三菱银行合并而成,改今名。1996年4月1日开始运作。1997年资产总额为世界各大银行之首,总行在东京。我们追溯这家银行的血脉渊源发现,它居然与日本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有着血缘关系。这家大名鼎鼎的横滨正金银行,在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都曾在日本金融历史上担当重要角色,并且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殖民东亚提供金融支持。正金银行当时在中国也设有多家分行,其分行的建筑也十分气派,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建筑。

image2.jpeg

横滨正金银行武汉汉口支行旧址(图片来自网络)

image3.jpeg

横滨正金银行的历史是整个日本战败前金融历史的缩影,充满了《半泽直树》一样的精彩紧张刺激的剧情,其中有银行之间的斗争,也有银行与政府金融控制、博弈的激烈斗争,同样有银行内部职员腐败、堕落的不堪铁证,简直就是一部真实版的《半泽直树》!

1872年,日本为了改革紊乱脆弱的金融体系,创造资本市场融资的环境,模仿美国1864年的《国法银行条例》,制定了日本的《国立银行条例》,将银行的经营模式和资本主义的基础组织——股份有限责任的公司制度移植过来。正金银行便是依据此条例,将银行经营模式和股份有限责任的公司制度一起移植过来创立的第一家公司。

横滨正金银行于1879年由中村道太等23名民间人士发起,资本金300万日元,每股面额100日元,共3万股。其中政府入股100万日元,然而从一开始,民间股东与政府的目标就存在差异,民间股东的投资目的当然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而明治政府则是着眼于收复国权,修订使日本陷于半殖民地地位的不平等条约。政府要求正金银行发展外汇兑换业务,期待在贸易结算中回收出口贸易得来的洋银,打破外国银行的操控与垄断。由于海外贸易风险巨大,正金银行开业后短短2年时间就出现了严重亏损。因为正金银行是在大藏省直接监督和详细规限下经营,经营问责应该指向政府,股东没有理由为经营失误赔上应得的投资回报。因此尽管亏损,行长中村道太还是隐瞒坏账,给股东派发了高额的股息。大藏省发现银行高层舞弊行为后,撤去创始人中村道太的行长职务。大藏卿松方正义以“政府也是股东”为理由,向正金银行安插多位董事成员,密令正金银行修改公司章程,大藏省漠视公司章程对股东的契约意义,跳过股东大会选举过程强占了董事席位,超出了法例规定股东应有的权益。从官委董事又发展到插手行长的选任,最终彻底控制了正金银行的经营权,正金银行结束股东管理人时代,进入专业管理人时代,股东仅剩分红的权益,完全无法插手经营。更有甚者是,空降的行长原六郎为了讨好银行管理人员和员工,大幅提升职员花红提取比率,以低价内部出售政府股份。原六郎不但绕过股东大会去处置股份,还指点职员如何回避正金银行的规则,以便取得融资购股。从此正金银行内部从董事到各级职员,都变成了股东,配售股份一事令新行长短时间内尽获人心。政府还在1887年追订《横滨正金银行条例》,明确将正金银行纳入国策银行的行列。

image4.jpeg

大藏卿松方正义的强势干预不禁让人联想到《半泽直树》里面金融厅的那位黑崎“娘娘”。

正金银行的民间股东们并没有因此善罢甘休,他们反过来要求政府重新施行监管制度,为了防止管理层人员再度钻营方法去增加花红额,修改了章程弥补漏洞。股东们还经常利用召开临时大会作要挟,向管理人施压。“改革派”股东中村道太熟悉银行章程规则,在他带领下,股东大会成功逼使银行管理人提高分红股息,向政府申请制衡管理人权力。大藏省为了平息事态、维护银行海外形象,被迫答应了提高股息的要求,但是政府随后开始了针对民间“改革派”股东们的“秋后算账”和打击报复。正金银行行长园田孝吉追讨股东们的银行欠款,前任行长中村道太更是因为挪用、侵吞米商会所资金的罪名被告上法庭,并被判刑入狱一年半。从此正金银行的股东大会上再也没有任何反对管理层的声音了。政府对园田改革的“大力支持”确实收到寒蝉效应。

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保护下,正金银行的贸易金融占有率及银币回收数字皆节节上升,的确做到当初要“收复商权”的创业宏志,打破了外国银行独占外汇金融的局面,随着国家银币储备日渐增长,大藏省终于可以启动货币改革,让日本银行(也即日本中央银行)在1885年发行可兑换纸币,结束了明治初期的金融混乱局面。

随着1895年甲午战争带来的巨额赔款,日本经济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向取消不平等条约的目标又跨进了一大步。当时《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加上归还辽东半岛的“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是以英镑在伦敦支付,折合当时3.5亿多日元,这笔巨款比起当时日本国家预算案经常收入的四年总和还要多。正金银行作为日本银行的海外代理身份,行长园田孝吉亲赴英国打点一切,这任务不但为正金银行带来光荣,更增加正金银行在国内和海外的信用。正金银行的管理上也越来越专业化,管理层的花红和补贴不再受股东监管,不断上调,甚至连行长之位也沦为私相授受。这时的正金银行已不是出资者的银行,而是管理人的银行。他们会更关注自己的收入,利用公司资源达至个人目的,甚至不惜牺牲公司利益;股东失去选任和罢免管理人的实权,且缺乏有效监督,正金银行创立时章程对股东的约束精神已荡然无存。

在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的转化过程中,正金银行需要担当殖民地金融的新任务。日本开始进入政治、经济和外交都十分忙碌的时期,规模与时间不成比例地发展,使战争军备与战后经营都要依赖外债来维持,对外扩张更需要正金银行海外业务跟随着军事前线移动,整理军票及建立日本在中国的基础。发行公债成了正金银行的主要任务,而业务重心更从西方向亚太倾斜。甲午战争的巨额赔款使日本一举成为真正的金本位制金融国家,属世界上以军事取得货币改革成功的特殊例子,显示出后进的日本资本主义特性。

从日本银行空降到正金银行担任副行长的高桥是清(此人后来被“二二六事变”的士兵所杀害),不但要求改变银行的营业方针,还要进一步谋求改变银行的营业思维。他训示下属,正金银行这机关不是为了其他国家间的贸易而成立的,所以资金要用在助长日本贸易发展的交易上,“即使这样会带来亏损,我作为副行长只会感到高兴。”一切以国家大局为重,至于银行的亏损、管理问责等反而是次要的。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正金银行逐渐变为日本军国主义扩张国策的工具。十九世纪末,随着日本纺织业发展成型,贸易开始从逆差变为顺差,日本在华利益也不断扩张,引致与俄国在远东的摩擦日增,朝野预期到日俄难免一战,为了购入外国军备而使贸易再度陷入赤字,唯有寻求外国资金解决。正金银行担负起了在海外募集公债的任务,最终募得一亿日元资金回国。正金银行还在在日俄战争期间负责处理军票、国库及发行银行券等事务,为日本打赢日俄战争提供了充分的资金金融等后勤保障。明治时期正金银行募集的外国公债高达1.51亿英镑,接近15亿日元。正金银行的高管层也在战争胜利后被明治政府论功行赏,授予勋位等各种奖赏,正金银行管理人越来越有“官”味,他们在叙位叙爵的加持下,步入“上流社会”,有些更成功跻身华族,一跃成为“人上人”。

此后正金银行在外经营政策对准中国,目标是成为“满洲”的金融中枢机关,通过支配市场去扩张日本在中国的利权。为了扩大在“满洲”的市场,政府密令正金银行向出口“满洲”的日本商人提供低吸贷款,利息低至4-4.5%,而当时日本国内的贷款利息已是8.43%。进入大正时代,正金银行与财阀商社联手对中国展开帝国主义式的经济活动,依照政府方针到中国并购工厂,使其能借助政府力量对华贷款,换取对中国资源和市场的控制权,谋取长期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正金银行在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提供金融基础,与军国主义政策紧密连接,被驻日盟军司令部指令解散,资产及业务交由东京银行继承及清理。1996年东京银行又被三菱银行吸收合并为东京三菱银行,2006年再度合并前身为三和银行与东海银行的UFJ银行而辗转成为今日的三菱UFJ银行。

image5.jpeg

《明治金融风云:横滨正金银行的人治与法治》,迟王明珠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4月版,98.00元。


编辑:朱蓉婷

3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朱蓉婷3815W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