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今年城镇新增就业8.8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0-12-29 18:51

12月28日,东莞市召开“完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民生服务供给”新闻发布会。南都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东莞把就业放在首位。通过启动就业创业计划、落实社保优惠政、实施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等方式,稳住就业基本底,强化社会保障托底,序时完成省市各项目标任务。

据悉,东莞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8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任务;技能劳动者占比累计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各类学历技能素质培训累计超过120万人次,提前完成培训百万目标;全年累计发放社会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三险待遇105.35亿元,为企业送去“真金白银”,充盈流动资金。

WechatIMG3775.jpeg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86万人

“要知道很多地方的复工复产牵头单位是工信部,东莞是由我们人社局来牵头,这个压力非常大,不过到了这一刻,我们所交出的成绩单是能让大家满意的。”12月28日,东莞市召开“完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民生服务供给”新闻发布会,东莞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在会上介绍这一年以来,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东莞在稳就业、强保障、引育留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成效。 

据了解,面对疫情复工复产难题,东莞市人社局通过快速出台“复工复产10条”等政策、启动“抢人”战略、建立“共享用工”模式等动作,力援复工复产。截止3月底,新冠疫情还很严峻的时候,东莞全市规上企业复工率超过99%,规上企业复工企业数量和复岗人员数量均排名全省第一,为全市经济复苏奠定了稳步向好的基础,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增速由负转正。

此外,东莞在稳住就业岗位方面,投入2.88亿元,实施2.0版“促进就业九条”,落实稳岗返还、招工补贴等一揽子政策,帮助企业稳定生产经营、促进岗位开发。在搭建对接平台方面,东莞组织48场“春风行动”及复工复产线上招聘会,举办504场“就业服务日”现场招聘活动,累计服务超过10万人次。 

“不管是‘抢人’还是组织招聘会,其实都是我们在释放一个信号,一个积极明晰的信号,让大家知道东莞需要人来,大家可以来东莞就业。”司棋表示,受疫情影响,加上复杂的经济环境,今年稳就业的压力特别大。我们以超常规的速度、超常规的力度,推动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有利于就业稳定的积极因素不断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在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方面的成绩也相当亮眼。据了解,今年,东莞启动高校毕业生“莞邑启航、逐梦湾区”就业创业计划,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9.27%,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现100%就业。开展“一对一”就业困难人员援助,运用村民车间、社区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这一系列举措下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8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2.64%,控制在3%的目标值以内,就业基本盘更加扎实。

累计为企业减负121.2亿元

“稳企,实际上就是要让企业的资金盘活起来,让他们能过难关。”司棋表示,今年,是社保减负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服务品质显著提升的一年,“在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为企业减负。”司棋说。 

据了解,面对疫情大考,东莞极速落实社保“免减延缓”优惠政策,在全省率先完成2月份社保退费工作,为企业送去“真金白银”,充盈流动资金。目前,已为企业减负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121.2亿元,延缴56.7亿元。全年累计发放社会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三险待遇105.3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东莞成为全国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示范城市,社保服务提质增效迎来重要窗口。目前签发电子社保卡577万张,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启动第三代社会保障卡的发行建设,朝着“市民卡”的方向,把交通出行、优才卡、待遇发放等更多应用加载进来,民生服务更加集成、更加便捷。 

司琪表示,“市民卡”将是明年人社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把社保卡打造成民生服务集成的市民卡,探索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民生服务路径。加快政务数据共享,持续丰富服务内容,拓展应用场景,实现多卡融合、一卡多用。

此外,针对疫情影响,东莞还创新培训模式,支持鼓励企业开展线上适岗培训,备案培训超过34万人次。在高层次人才方面,东莞实施研发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研发人才专项政策,从引育留用提供全方位资助扶持。据统计,东莞新增2家博士后工作站,累计达到70家。此外,东莞还出台优才卡政策,为持卡人才提供24项政策待遇和便利服务。

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东莞样本 

东莞的人社事业发展五项行动计划已经实施了两年时间,目前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东莞即将从哪些方面去与时俱进优化完善五项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人社服务品质呢?

“之前,我们更加注重夯实就业基础,稳定各类群体就业,下来我们将结合就业需求变化,全方位提升就业服务,打造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先行市。”司琪表示,东莞将持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差异化、精细化服务路线,打造服务品牌。加大对新就业形态的支持,研究覆盖灵活就业群体的政策服务。

此外,东莞接下来还将通过实施“技能人才之都”升级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引领行动计划、和谐劳动关系行动计划等,将创新技能评价,全面铺开企业技能等级认定,促进技能提升与薪酬待遇贯通,塑造支撑全国先进制造业之都的技能生态。 

司琪表示,下来要把握全球全国人才流动的新趋势,对接重大平台、重大产业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评价体系建设。落实优才卡制度,用好优才服务中心等各类平台,升级人才综合服务,打造创新人才集聚新高地。还要夯实基层调解基础,发挥工会、企业、律师等力量,形成更有效的东莞调解模式。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的东莞样本。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市宣供图

编辑:黄馨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