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公安局获悉,广州市禁毒执法部门建立了适合本地毒情治理实际的重大风险情报监测预警管控体系,打造智慧新侦查一体化平台,利用污水监测、无人机追踪等新设备和技术,提升禁毒工作治理能力和水平。
污水监测侦破一试制毒品案件
南都记者了解到,污水监测技术,即通过分析污水中的毒品原药或代谢产物的浓度,综合各类信息估算出监测区域毒品消费总量,再结合“四标四实”(标准作业图、标准地址库、标准建筑物编码、标准基础网格;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实有设施)基础数据和其他信息反馈,进而推断该区域毒品滥用程度和是否存在其他涉毒风险问题。目前,广州警方已将该技术从宏观性毒情监测发展到战术性案件引导。
“我们通过对不同监测点的溯源,逐步形成污水检测的数据库,在定期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过数据的变化,能够感知到该区域的毒情变化。”12月29日,花都禁毒大队张警官向南都记者介绍。今年8月,花都区禁毒执法部门在对各街镇进行污水例行监测中发现,一小区污水数据存在异常,涉毒风险指向性尤为明显,于是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专案组经过对小区住户进行逐步排查,不断缩小可疑范围,最终锁定了其中某栋的一户可疑住户。该户主为一对香港籍夫妇,对其外围调查后发现,该住房男主人黄某与涉毒人员存在关联,且其从香港返穗的时间和轨迹与监测数据出现异常较为吻合。综合其它渠道线索,警方锁定其为重点嫌疑对象。
8月29日,民警发现黄某搬运一批可疑物品入屋,这批物品疑似制毒原料,当机立断决定收网。由于是在另一出租屋将黄某抓获的,刚到案时,黄某以为警方未掌握其涉毒犯罪情况,加之毒品尚未制出,因此心存侥幸。当民警将其带至试制毒的房屋进行现场指认,并当场查获半成品冰毒及氨水、氢氧化钠等制毒原料及工具时,黄某心理防线当即崩溃,配合民警对作案现场进行指认。
“早从2017年起,广州市就引入污水监测技术,将其作为毒情监测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张警官向南都记者介绍,2018年污水监测技术在广州市全面铺开,经过不断完善,实现地上、地下数据融合互通,建立起市、区、街三级,涵盖时、地、量的三维污水监测体系。
无人机追踪锁定大麻种植窝点
南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州禁毒执法部门利用视频批量追踪、特殊标志识别等黑科技,突破时空限制,创新了系列新技能战法,为更便利地实现隐蔽侦查创造了条件。
2020年8月,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会同南沙区禁毒执法部门联合广西来宾警方,对一宗省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嫌疑人侯某进行抓捕,当场缴获俗称“飞仔”(学名:尼美西泮、硝甲西泮,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1万颗(净重1.8公斤)。经现场审讯,嫌疑人交代,毒品是一身份未明的男子供应的。为抓住战机,联合专案组通过专业情报数据分析强化鹰眼系统应用,还原毒品交易现场情况,通过分析判断该嫌疑人极可能在东莞地区活动,并进而排查出其身份信息等,初步掌握该团伙活动范围和特点。
经与广西来宾、东莞警方联手,民警掌握到该团伙9月10日再次组织毒品交易,于是抓住这一时机,顺利抓获以黄某为首的3名嫌疑人,并打掉其存放毒品的仓库,缴获毒品“飞仔”14万颗(约25.2公斤)。
在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内,南都记者看到了民警缴获的大麻植株、制品等,据民警介绍,2020年上半年,禁毒支队会同天河区禁毒执法部门对一大麻犯罪团伙进行侦查。随着侦查工作的不断延伸,民警发现该团伙涉及大麻种植、贩运、吸食各个环节,犯罪网络层级多、覆盖面广、涉及多个省市,是典型的有组织职业犯罪。通过前期侦查,民警发现大麻种植点位于外市一个地势平坦广袤的平原地带,陌生人和车辆进入乡村和山林等地会显得碍眼。为尽早排查出种植点具体位置,民警出动无人机对目标区域反复进行侦查,迅速锁定试种点位置。5月下旬,专案组会同外地警方发起系列抓捕行动,行动当晚出动大批警力和数架无人机,一举打掉种植、加工、贩运、吸食大麻团伙4个,抓获嫌疑人38名,缴获毒资5万余元,大麻花成品6.54公斤、原植物86株、大麻植物和种子一批。
采写:实习生 郭美婷 南都记者 敖银雪 通讯员 苏莹莹 张毅涛 陈玉敏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