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再掀狂飙触碰八千亿,动力电池帝国上演“三国杀”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0-12-30 18:35

今日(12月30日),创业板的“一哥”宁德时代的总市值一度突破8000亿元,成为创业板史上首个总市值突破8000亿元的股票。

截至下午收盘,宁德时代股价涨10.39%,报收340元/股,总市值7920亿元,排在A股的第十位。 

月k.png

图:2020年12月30日,宁德时代月K图

2018年6月,宁德时代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价25.14元/股,总市值786.42亿元,以发行价计算,股价已经涨了13.5倍。

对此,市面上的机构大多持乐观态度,多家机构评级为买入或是增持。东吴证券研报称,维持宁德时代买入评级,目标价395.2元。而中金公司更是上调宁德时代目标价50%至450元。

 

加速扩产,再建3个电池生产基地 

宁德时代今日股价大涨,主要缘于昨晚它发布的拟建设三个电池制造基地消息的刺激。 

12月29日晚,宁德时代连发三条公告称,拟总投资不超过390亿元,投建三个电池制造基地,资金来源均为企业自筹。 

公告称,公司拟在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投资扩建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00亿元;拟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投资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70亿元;拟在江苏省溧阳市中关村高新区内投资建设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20亿元。 

宁德时代表示,本项目投资建设将增加公司资本开支和现金支出,但从长远来看对公司业务布局和经营业绩具有积极影响,符合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对于此次扩建,东吴证券分析称,根据2020年2月底定增公告测算,单 gwh 扩产平均投资额为3.08亿元。此次新增390亿投资额,对应约130gwh新增产能。 

中金公司分析称,宁德时代拟投不超过390亿元建设锂电产能,测算将在未来2-4年内合计新增产能约120-150GWH。

近年来,宁德时代一直在积极扩展产能。 

2018年11月,宁德时代宣布将投资74亿元,通过江苏时代投资建设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三期)。 

2019年9月,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在四川省宜宾市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 

今年2月,宁德时代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2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三期)、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一期、电化学储能前沿技术储备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与LG化学、松下三足鼎立,竞争激烈 

宁德时代如此大手笔扩产的背后,是因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全球动力电池的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 

宁德时代是一家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成立于2011年,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9年,动力电池系统在宁德时代主营构成中占比84.27%,锂电池材料占比9.4%。上汽、北汽、长安、吉利、长城、大众、戴姆勒、特斯拉等众多车企均与宁德时代建立了合作关系。 

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和韩国生产商LG化学、日本生产商松下,三者占全球市场份额达到67%,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9.2GWh,以23.1%的市场占有率位,重新坐上全球龙头老大的位置。 

LG化学以18.9 GWh的装机量屈居第二,市场占比为22.9%;松下以17.6 GWh的装机量居第三,市场占比为21.2%。 

今年3-8月,LG化学反超宁德时代,随后宁德时代又再次重回榜首。 

与此同时,LG化学、松下也都在加紧扩产,以满足需求、占领市场和扩大规模效应。 

根据LG化学的计划,其产能将从今年的100 GWh扩至2023年的260 GWh。松下则计划在2021年将其与特斯拉的合资工厂Giga factory 1扩产10%至39 GWh,并考虑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挪威海德鲁电解铝厂(Hydro)在挪威新建一家大型合资电池工厂。 

20201221133848_s4cpfkai1r.png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官网

据高工锂电预测,2025年动力锂电池的全球出货量达850 GWh,可满足1300万辆电动车使用;韩国SNE Research则预估,届时的锂电池出货量达1160 GWh,形成从GWh到TWh的跳跃。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近日的高工锂电&电动车年会上表示,锂电行业到2025年将迈入TWh时代,中国需要锻造核心竞争力。他表示,锂电行业到2025年将迈入TWh时代,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隔膜、电解液、负极材料在2025年的需求跟现在实际有效产能有很大区别,“所以也恳请大家把有效的产能、真正有用的产能做起来,因为要求会越来越高,产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还存在巨大缺口”。 

 

作者:南都全媒体研究员 卢若情

编辑:卢若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