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3.0版上线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0-12-31 08:42

南都讯 近日,白云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3.0版正式上线。据了解,该平台是全市首个实现统一GIS三维地图的区级平台,汇聚、共享了白云区各部门1250类37.83亿条数据和3.5万路高清视频。

配图.jpg

白云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

夯实基层党组织“先锋堡垒”

“户主:梁家桂,所属单位:白云区石门街红星联社12社,走访日期:2020年6月18日……”这是一条党员走访群众的记录,图片、地理座标等详细内容在地图上清晰呈现。据了解,白云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记录着全区166个村(联社)党组织和“两委”干部信息、走访联系群众情况、党员星级评定等。

近年来,白云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大数据、信息化等新技术融合,实时、精准展示白云区各领域党建工作情况,实现“两委”干部、党员以及村级党组织的监管教育全覆盖。累计出台40项党建制度,探索形成20项党建创新经验。

为推动资源下沉,白云区赋予镇街(含“重点村”)对区相关部门的“呼叫权”,配套建立呼叫、响应、督办、问责等9项实施机制,围绕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3个重点领域,形成全区“有呼必应”专项清单。在绩效考核方面,从过去的“上考下”变成“双向测评”,区直部门的考核总分有50%由镇街作评。

通过“区—镇街—村社”三级平台建设,白云区畅通了上下信息体系,以往一些需层层报批、多头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可通过平台一站式解决。 

今年年初,嘉禾街望岗经济联社的部分路灯一度不亮,给群众的出行带来不小的治安隐患。但由于路灯问题涉及供电、地下管道、路灯管养等多个部门,协调难度较大。

4月15日,望岗经济联社通过平台向白云区住房建设交通局发出“呼叫”。第二天,白云区住房建设交通局召集相关部门召开协调工作会议,协调现场勘察、制订工作方案等工作,明确各单位责任和办理时限。5月11日,路灯完成复亮。  

“平台利用线上互通优势,一键视频连线‘两委’干部,‘靶向’解决基层村(联社)一线重难点问题,对重要会议、重大决策落实以及工作开展情况随时在线调度,变‘事后督导’为‘实时指导’。”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

 

城市运行治理实现“一屏通观”

白云区主要经济指标、空气质量指数、政务服务情况、重点河涌水质、垃圾分类体系等重点指标数据,都在“令行禁止、有呼必应” 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更新。

作为广州人口最多的行政区,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白云辖区内业态繁复各异。如何实时掌握城市脉搏跳动,监测体征运行,如何及时高效响应群众诉求,保障各类城市治理事项得到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理,成为建设智慧白云的“首问句”和“拦路虎”。

 

今年1月以来,在广州市委的统一部署下,白云区整合组织、政法、政务、公安、应急、水务、城管等部门资源,以华为广州研发中心落户为契机,充分利用高科技公司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起白云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推进城市智能体建设。

 

“通过白云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我们能直观了解城市运行的每个领域的宏观态势以及每一变化的微观关系。”白云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尤其是今年以来,通过开展数据归集和平台建设“六十日攻坚”,白云区接入政务服务、公共安全、城市管理、住建交通、卫生教育、气象水务、市场监管等数据,共汇聚共享各部门1250类37.83亿条数据和3.5万路高清视频,数据丰富度走在全市前列。在数据支撑基础上,依托统一的GIS三维地图,建设产业经济、政务服务、治水拆违、生态环境、教育医疗、“三资”管理、垃圾分类体系等“一张图”,初步形成了城市运行体征指标体系和运行图,提高城市运行态势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水平。

 

当好办事群众的“减负专员”

“真没想到,不用我来回跑就把居住证办好了,在白云办事真是省心。”领到居住证,来自江西的来穗人员李大叔惊喜又惊讶。近日,他到街道政务中心办理居住证时,才得知要先办理居住登记满半年。此前他已在白云区居住多年,但一直未办理居住登记手续。

如果在以前,李大叔需要补办登记手续,从登记即日起半年期满后才可办理。但李大叔入住出租屋时在派出所办理了门禁卡,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可为其在来穗系统办理居住登记。现在,工作人员只需确认就可以立刻为其办理居住证了,既尊重事实,又大大减少了等待的时间。

“以前,各部门各系统之间普遍数据不通,给基层和群众增加了负担。”白云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为了打通部门间、系统间的数据壁垒,梳理了在用的区级及以上各类系统306个,已完成33个高频系统整合,实现“一站登陆、一门处置”。

目前,白云区所有新建系统原则上都将集成到该平台,并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基层党建、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挖掘大数据价值,减轻基层负担,方便群众办事。

做城市安全的“守护者”

白云辖区面积大,山水林田湖俱全,有城市建成区、城中村、农村,防汛压力大。以涵洞为例,此前遇到突降暴雨,只有收到群众报告或工作人员到现场后才知道水位高低情况。如果水位上涨过快,极易造成人车被淹的险情。

而平台的上线,正在改变这种情况。针对城市管理难点、堵点、痛点、盲点,平台结合无人机、高清摄像头等先进设备及智能感知端,形成AI查六乱、“无人机查违建”、特种设备异常预警等一系列智能化城市应用场景,实现从预警到处置的全链条管理。

今年,白云区在三防隐患点新装90个视频监控,试点安装了44个水涝监测设备,实现桥涵内涝情况实时预警。在平台实时更新的防汛地图,汇集了全区的水库、河涌、隧道涵洞等三防数据信息。一旦监测对象出现超警情况,系统自动将告警信息发送至对应责任人,实现实时监测、动态告警和任务指令下达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

 

企业服务的“智慧管家”

为高效解决企业反映诉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平台开发“企业呼”功能,旨在通过大数据手段,建设政企沟通、涉企政策发布、企业诉求解决的新渠道,实现政企沟通更顺畅、企业办事更便捷、营商环境更优化。

同时,通过行业企业基本数据,利用信息技术整理形成“企业画像”和全行业经营业态描绘,为研究制定涉企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呼诉求”是“企业呼”模块的主要功能之一,企业可提出用地、用房、用电、用水、用工、用钱等生产要素问题诉求;政府单位“应诉求”,遵循问题导向、首办负责、条块联动、快速应答的原则,聚焦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实现企业诉求的快速响应和及时解决。

区科工商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不仅可以在‘企业呼’中反映困难诉求,还可以查阅涉企惠企政策。目前已经梳理了区级出台的涉企惠企政策96项、省市政策1500余项,结合大数据技术形成的企业画像,能够实现针对不同企业,精准匹配和定向推介各种政策,并且形成了面向企业法人、财务主管、经办人的三级推送机制。可以说,这是白云区政策宣传的重要突破。”

采写:实习记者蒋模婷 记者郑雨楠 通讯员云宣、党英伟、曾繁赣、王维

 

 

编辑:江英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