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明职责、守底线,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原创
原创2020-12-31 19:12

微信图片_20201123182009.jpg


(作者: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青二班二支部 杨威)

我们党历来要求共产党员要老老实实做人。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名罗荣桓同志为红四军前委委员并建议任命他为第二纵队党代表时就说过:“为什么让他当党代表呢?就是因为他老实。”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全党同志要“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周恩来同志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的历史的考验。”邓小平同志认为,无论做官,还是普通公民,都要实实在在,实事求是,诚信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涵养政治定力,炼就政治慧眼,恪守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怎么才能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讲政治,严守规矩纪律;明职责,牢记实干为民;守底线,夯实廉洁根基。

一、讲政治,严守规矩纪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极端重要性,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一)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的生命线。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现代政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决定政党的兴衰成败;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根本保障,是新的伟大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着力点;是立党兴党的基石,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政治生命线。

(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快速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广东省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面对机遇与挑战,除了要有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科学的方式方法,还要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正是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航标,让我们这艘巨轮能够在茫茫大海不迷失方向。

(三)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保护党员干部成长、促进党员干部成事做人的重要保证。正是有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才使党员干部更加深刻理解了我们党的目标、路线、宗旨、方针、政策,更加清楚哪些是红线碰不得,才能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以党纪政规为准绳去做事做人,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根本保证。党员干部要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当好表率,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批评和纠正违规违纪言行,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二、明职责,牢记实干为民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为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工作,对党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是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担当。“一份责任,一份担当。”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十三五”和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各级党员干部身上有沉甸甸的责任,唯有脚步粘土,始终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发扬实干为民的精神,夙夜在公、勤勉敬业,才能无愧于职责使命,才能无愧于组织重托,才能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实干为民,要坚持久久为功。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尤其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时,如果立场不稳、定力消减,就有可能一篙松劲退千寻,让之前的努力打了水漂。只有坚如磐石、历久弥坚的定力,才能向着既定的目标将一个个不可能化作可能,变成现实。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以“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激励、勉励自己,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用实干托举梦想,用为民共筑梦想,以勤劳务实的行动,创造好属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二)实干为民,要以干实为基础。古人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要知行合一,干在实处,力求实效,强调尽责的连贯性、创业的连续性,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忽冷忽热。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自觉摒弃那种自以为是“不愿干”、脱离实际“不能干”、手足无措“不会干”、故步自封“不敢干”的心理和情绪,摒弃那些“多栽花少栽刺,多请示少表态”“机器不坏不修,矛盾不露不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干事”的老好人思想,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信念,干事创业雷厉风行,以绩为准,力戒拖沓、力戒慵懒,切实把实干体现在履职尽责、为民办事的点点滴滴中。

(三)实干为民,要坚守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执政党的活力来源于群众,根基也深植于群众。党员干部要坚守为民情怀,以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遵循客观规律,不干劳民伤财的事,把为民服务贯穿工作的全过程,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难题,对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不回避、不推诿、不漠视,主动担责、真心出力,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坚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守底线,夯实廉洁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清正廉洁作表率,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共产党人只有坚持底线思维,夯实了廉洁根基,才能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升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自律,必须通过学习教育加强党性锻炼。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教育、提升党性修养、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坚持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时时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才能真正做到时时刻刻胸怀大局、自始至终淡泊名利,才能在个人得失与人民利益之间始终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党员干部只有自己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不徇私情,才能把腰板挺直,赢得群众的信赖。相反,挡不住诱惑、守不住底线,干事创业就难有底气,与群众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要知道,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一个污点;搞一次特殊,就会减一分威信;谋一次私利,就会失一片人心。通过学习教育,做好清正廉洁的表率,才能“公生明、廉生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

作为一名基层党委副书记,同时还兼任政法委书记,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干部提出的“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20字要求,担起该担负的那份责任,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打造模范部门、建设过硬队伍。特别是在物欲横流面前,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排非分之念,秉持“知行合一”,把岗位当平台,把工作当追求,在重大价值取向上、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在重大考验面前要旗帜鲜明,敢作敢为、善作善成,永葆政治本色。

(二)引以为鉴,常怀律己之心,筑牢防腐堤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查处了一批以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等人为首的严重违法违纪案件,这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是对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坚决捍卫,也是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发人深省,上述系列案件警示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对党的法律和纪律规定心存敬畏,必须自觉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才能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做人为官处事,要有准则,要有底线,不能打破,一次也不行。俗话说:“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沟壑易填,人心难满。”广大党员干部要随时打扫思想的灰尘,慎独慎微,面对“微腐败”绝不能掉以轻心,遇到“潜规则”绝不能随波逐流,碰上“人情礼”绝不能欣然笑纳。处理好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就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

(三)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又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清廉是福,贪欲是祸。”党员干部走上各自的岗位,大多是想干一番事业、实现自身价值。但如果在廉洁问题上翻了船,最终只会一失万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党员干部作为从严治党的“关键少数”,清正廉洁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为官做人干事的第一底线。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廉、崇廉、促廉的良好传统,清正廉洁被视之“国之四维”,而且被视为“仕者之德”,一旦破“廉”就会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欲望的背后是陷阱,贪婪的尽头是毁灭。也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党员干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行得端、走得正,才能行得稳、走得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想得透、看得淡,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这是对领导干部做人做事的谆谆教诲,道理深刻,要求具体,振聋发聩。党员干部要自觉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站在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贯穿全过程,涵养政治定力,炼就政治慧眼,讲政治,明职责、守底线, “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编辑:刘兰兰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理论探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