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被突发新闻、热点事件和层出不穷的变化所推动的一年。
疫情凝固了时空,生死频繁上演。人们在混沌中挣扎,体验着如过山车一般的生活。
我们用50张图片编组成一本独属于2020的“年度相册”,记录下这跌宕、复杂、发人深省的一年,更展望崭新的2021。
【我们见证武汉从停摆到重启】
武汉加油
2020年1月28日晚,武汉机场高速上一处霓虹灯亮起“武汉加油 武汉平安”。 南都记者 赵明 摄
决战新冠
2020年2月28日,武汉同济光谷医院,一场抢救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大决战”打响。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重症病房里的呼吸
2020年2月3日,武汉汉口医院,ICU里的病人一天没有吃东西,护士给他冲了一杯牛奶补充营养。 南都记者 赵明 摄
击掌鼓劲
2020年2月27日,武汉同济医院光谷园区E1二楼病区,来自广州中山三院的医护李丽媚和万诗晴进入病区前互相击掌。 南都特派记者 张志韬 摄
最美逆行
2020年,南都《最美逆行者》系列照片中的部分广东医疗队队员。他们中的许多人1月24日凌晨抵达武汉,直到3月22日才离开。 南都记者 钟锐均 摄
车厢“病房”
2020年2月3日晚,武汉汉口医院门诊大厅外,一名55岁的患者在汽车车厢里输液。 南都记者 赵明 摄
“缝隙”中的黄鹤楼
2020年2月29日晚,封城后的武汉武昌区封闭的得胜桥街道,居民趁夜色出门倒垃圾。 南都记者 陈冲 摄
封闭生活
2020年4月13日,武汉解封后,仍处于封闭状态的大董社区。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滞留江城
2020年2月16日,雪后的武汉异常寒冷,因封城而滞留武汉的外地人员在武昌火车站地下车库打地铺度日。 南都记者 陈冲 摄
不如跳舞
2020年3月28日,武汉苗栗路,疫情期间坚持在隔离围栏内练习跳舞的士多老板娘。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运动一下
3月25日,即将关闭的武汉软件工程学院康复驿站,康复隔离人员在医生的带领下做八段锦。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江滩一隅
2020年3月24日,武汉汉口江滩,穿着防护服的社区防疫工作人员在江滩休息。 南都记者 钟锐均 摄
举国祭奠
2020年4月4日,为哀悼抗击新冠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全国举行哀悼活动,武汉江汉关下半旗志哀。 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
樱花树下
2020年3月14日,武汉磨山樱园,援汉医疗队员在樱花树下合影。方舱医院全部休舱后,部分援汉医疗队员获得短暂休整时间,纷纷游览武汉磨山樱园。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解封前后
2020年,武汉解封前后的街头,各式各样的武汉市民。 南都记者 钟锐均 摄
商场重启
2020年3月30日,武汉多个商场重启,逛汉街的市民。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有序复工
2020年3月23日,武汉解封后,东风本田工厂复工,工人在车间内划分好的固定位置上有序进餐。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再见,方舱
2020年3月10,武汉武昌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并举行休舱仪式,至此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英雄归来
2020年3月22日,广东支援湖北武汉第一批医疗队、第二批医疗队、第十九批医疗队、第二十四批医疗队(心理团队)共313名队员完成驰援任务,乘坐专机返粤。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我们直击生活的无奈与无常】
的士停摆
2020年2月10日,广州海珠区盈丰路,大量的士停暂停营运靠在路边,疫情初期,因人流骤减的士营运困难,收入大幅降低。 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养蛇户的烦恼
2020年3月11日,广东清远清新县禾云镇,受疫情影响,人工饲养的蛇大面积滞销。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列车侧翻
2020年3月30日,T179次旅客列车(济南-广州)进入郴州永兴县境内时发生侧翻,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123人轻伤。当晚,救援人员通宵处理事故现场。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西昌大火
4月1日22时30分,四川西昌有关部门通报该市经久乡森林火灾实时情况,受风力影响,一火线已向东蔓延至已街道办后山,长约5公里,西昌城区可见明火。 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洪峰将至
2020年7月6日,武汉渡轮王家港码头,洪峰将至,工人封闭闸门。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桥底戏水
2020年7月10日,洪峰来临前,武汉长江大桥底,下江游泳的人。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洪峰过后
2020年7月17日傍晚时分,抗洪期间,江西上饶市油墩街镇彭家湾,水位下降,村民吴玉艳在清理一楼的天花板。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安全转移
2020年8月9日,四川宜宾泥溪镇、古柏镇抗洪现场,遭洪水围困的老人被安全转移后,消防队员喂老人喝水。 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烂尾楼里的童年
2020年8月6日,昆明别样幸福城小区,在烂尾楼之间的空地上嬉戏的孩子。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海珠之眼”
2020年8月7日,广州环岛路海珠涌大桥中的钉子户,俯瞰大桥,它仿佛一只眼睛。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我们记录与困境搏斗的智慧与勇气】
口罩生活
2020年2月23日,广州火车站,出站旅客戴着各式各样的口罩。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核酸检测
10月15日,广州花都区对隔离酒店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10月16日,花都区狮岭镇新庄村新庄小学下午停课,500余名学生进行核酸检测。 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防疫门岗
2020年3月5日,广州海珠区五凤乡防疫门岗,工作人员为进村的居民测量体温。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消毒通道
2020年2月12日,广州海珠区邓岗小区,宠物狗拒绝进入居民自制的消毒通道。不久后,专家指出这种消毒方式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该消毒通道停止使用。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公交超市
2020年2月29日,广州白云区新市街棠涌村,“公交超市”开始营业,在超市工作人员协助下,居民在挑选生活用品。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网课红火
2020年2月24日,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老师正在录制微课。因为疫情,在线教学成为最安全的方式。 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我们看到跌宕中的光亮与希望】
大国院士
2020年3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席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46场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疫情期间,83岁的钟院士始终在一线指导救治,也坚守国际医学研究一线,第一时间分享中国的抗疫做法和经验。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招工找工
2020年4月15日,在广州海珠区鹭江康乐一带的制衣片区,招工与找工的人流逐渐开始恢复。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直播带货
因疫情原因,直播带货成为潮流。2020年6月6日,广州首届直播节举行,前羽毛球世界冠军谢杏芳现身广州直播带货。 南都记者 何玉帅 摄
影院复业
7月20日,疫情低风险地区影院复业首日,广州塔电影院迎来电影首播。 南都记者 李孟麟 摄
迟到的高考
2020年7月8日,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带着口罩的高考生们有序走进考场。因疫情,多地高考推迟。 南都记者 黎湛均 摄
我们毕业啦
2020年7月2日,暨南大学毕业典礼。 南都记者 邹卫 摄
广马开跑
一边防疫,一边跑马。2020年12月13日上午,2020广州马拉松开跑。临江大道赛道上,救护车与选手同框。 南都记者 马强 摄
告别2020
2020年12月31日,广州花城广场,跨年倒计时的市民。 南都记者 张志韬 摄
编辑:陈蓓蕾,胡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