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白马股爱尔眼科(300015.SZ)深陷医疗事故与舆论的双重风波之中。新年第一个交易日,爱尔眼科开盘即下跌,收盘跌幅超9%,单日市值蒸发274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盘,爱尔眼科总市值达到了3086.6亿元。2021年1月4日收盘总市值为2811.7亿元。
抗疫医生术后右眼几乎失明?
2020年12月31日,知名抗疫医生、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在社交网络发布的《再见2020》一文中称,“年头侥幸躲过了病毒的侵犯却在46岁生日的第二天没能躲过视网膜的脱落,右眼近乎失明。”
据悉,2020年5月,艾芬经熟人介绍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术后视力更差,甚至出现视网膜脱落。她质疑爱尔眼科在手术过程中有不规范行为:术前对其眼底的检查并不仔细,以致延误发现及治疗视网膜脱落的时机。在她看来,2.9万元的晶体植入手术“不必做”。
爱尔眼科:与手术无直接关联
艾芬:我将维权到底
2020年12月31日晚间,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发布声明称,艾芬的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复查等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
艾芬对爱尔眼科的上述声明并不认同。1月1日下午,艾芬发布微博称,“我是个医生,从没想过当医闹。我只是希望能够以亲身经历来曝光爱尔医院在诊疗过程之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希望我的眼睛以后还能正常地从事医疗工作。”
1月2日凌晨,爱尔眼科官方微博回应称,医院成立集团调查工作组,并于2021年1月1日连夜赶赴武汉进行调查,愿意为艾芬女士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爱尔眼科集团发布核查报告截图
1月4日凌晨,爱尔眼科医院官方微博发布核查报告称,艾芬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
1月4日中午艾芬表示将维权到底:“我看了爱尔眼科集团的核查报告后,直觉就是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
艾芬微博截图
爱尔眼科旗下多家眼科医院曾出现医疗事故
2020年12月29日,在年度最后一场投资者调研活动中,爱尔眼科如何把控医疗事故再度被问及。当时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等人回应称:“公司医疗质量一直把控得很好,一些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并落实到位,所以事故率和纠纷率极低。”两天后,就爆出了此次医疗纠纷。
图片来自中国裁判文书网
南都全媒体研究员查阅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在黄冈爱尔眼科医院、玉溪爱尔眼科医院、曲靖爱尔眼科医院、太原爱尔眼科医院、重庆爱尔眼科医院、贵阳爱尔眼科医院等多家爱尔眼科旗下曾涉及医疗损害相关诉讼。
除医疗纠纷外,爱尔眼科还多次因违规经营被处罚。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2020年10月27日,江西南昌卫健委对洪城爱尔眼科医院为患者开展违规检测进行处罚;2019年,河南许昌爱尔眼科医院发布典型虚假违法广告,被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10万元。同年8月,广东清远工商部门对清远爱尔眼科违规发布未经审查的医疗广告进行处罚;2014年2月,黑龙江工商部门对爱尔眼科违法发布误导消费者的广告进行处罚。
资料显示,爱尔眼科于2003年在长沙成立。2009年10月登陆创业板,上市11年来,该公司发展迅速,多年居创业板前十。至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爱尔眼科市值为3086.60亿元,挂牌交易前夕估值37.38亿元增长约81.57倍。到2020年,爱尔眼科工作的眼科医生超 6000人,占全国眼科医生的 25%。据其年报显示,在爱尔眼科营收来源中,白内障手术属于公司收入前三的业务。
消息来源:爱尔眼科官网、中国裁判文书网等
作者:南都全媒体研究员 管玉慧
编辑:管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