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部连续两年发布年度“血的教训”:许多伤亡原本可以避免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1-01-05 19:06

1月4日,应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国应急救援和生产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其中透露,2020年是应急管理工作面临重大风险挑战的一年,也是历年来生产安全事故数和死亡人数最少、自然灾害因灾死亡人数最少的一年。

南都记者观察到,今年公布的典型案例中,“专业、科学、协作”是应急救援经验的关键词;建筑施工、道路和水上交通、煤矿是安全事故“重灾区”,占案例总数的七成。应急管理部表示,发布年度“血的教训”,就是要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深刻吸取有关事故教训,压紧压实安全责任,提升全社会应急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如果可以提前排查安全风险隐患,提高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许多伤亡就可以避免。”

微信图片_20210105163609.png

应急管理部官网截图。

1

连续两年发布案例,注重灾前预防

事实上,这已是应急管理部第二次公布年度典型案例。

2020年初,应急管理部也曾会同国务院安委办公室、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公布了2019年应急救援、生产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总结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的成功经验及各类灾害事故教训。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布典型案例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全社会应急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如果可以提前排查安全风险隐患,提高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许多伤亡就可以避免。”

除公布年度案例外,2020年,应急管理部还持续定期公布危化品、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的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以警示社会。南都记者观察到,自2018年成立以来,应急管理部的多项举措均体现出将预防与处置相结合的应急思维转变。

应急管理部主要负责同志曾明确表示,适应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2

“专业、科学、协作”成应急救援关键词

2019年公布的典型案例中,第一时间响应、专业化处置、多方力量联动等是应急救援的主要经验,而事故企业违法违规生产、安全意识不强是生产安全事故中最普遍的教训。2020年的典型案例中,“专业、科学、协作”则成为总结应急救援经验的关键词。

fb6f38dd450c4378945f59cbcd534459.jpeg

重庆市渝北区加州花园小区居民楼火灾。央视截图

以重庆市渝北区加州花园小区居民楼火灾扑救为例。去年1月1日16时55分,重庆市渝北区加州花园小区A4幢居民楼(共30层)2层阳台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至30层阳台并窜至部分居民室内,造成多人被困。重庆消防按照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编成,精准调派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到场处置。经过全力扑救,安全营救被困群众68人、疏散200余人,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公开报道,已有多地组建了专业的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消防队伍。重庆于2012年就组建了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并于其后进行了力量补充,目前配备有无人机、高层供水消防车、举高消防车等高科技装备。近年来,上海、湖南、天津、山西等省市也陆续组建了自己的专业救援力量。高层火灾发生时,救援人员可快速登到140米或者260米的高楼,快速搭建通道疏散高楼层住户,同时利用无人机侦查和输送救援装备。

除了组建专门化救援队伍,联动多部门分工协作,也是多个应急救援典型案例的共同经验。

微信图片_20210105164618.png

戴家湖涵闸闸门破损,洪水外溢。图源:新华社

比如,去年7月26日,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姜唐湖行蓄洪区戴家湖涵闸因闸门破损导致洪水外溢,严重威胁戴家湖内8000余名群众生命安全。

险情发生后,国家防总立即派出应急管理部、水利部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紧急赶赴现场协助抢险救援,解放军、消防救援队伍、森林消防队伍、中国铁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干部群众等各救援力量模块化调派、成建制集结。经过6天紧急抢险,涵闸于8月1日上午彻底封堵,8476名受威胁群众安全转移,险情成功解除。

应急管理部在总结经验时特别指出,此次救援充分发挥了卫星便携站、单兵图传、动中通移动指挥车等侦察、通信作用,确保科学精准救援。

3

建筑施工、煤矿是安全事故“重灾区”

数据显示,建筑施工、道路和水上交通、煤矿是安全事故“重灾区”。

此次应急管理部公布的生产安全事故10起典型案例中,有7起案例均发生于上述领域,比如造成29人死亡的泉州欣佳酒店重大坍塌事故、造成29人死亡的山西聚仙饭店重大坍塌事故、造成20人死亡的温岭高速液化石油气运输槽罐车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3人死亡的重庆吊水洞煤矿重大火灾事故等。

pic_508309

2020年3月9日3月7日晚,福建省泉州市欣佳酒店发生坍塌事故,当时造成71人被困(不含自救逃生的9人)。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南都记者发现,违法违规生产、管理混乱、安全意识不强、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是十大安全生产事故中最普遍的教训。

比如,全年下半年,重庆松藻煤矿、吊水洞煤矿接连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分别造成16人、23人死亡。事故调查报告显示,松藻煤矿矿长等管理人员毫无“红线”意识,在已收到安全隐患报告的情况下,为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未立即停产,让设备“带病运行”。吊水洞煤矿事故中,施工公司不具备煤矿井下作业资质,施工人员也未取得资格证书。两起事故均暴露出事故责任方安全管理混乱的现状。

pic_742691

2020年12月4日晚,在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矿,救援人员准备前往煤矿井口处测量烟雾中一氧化碳浓度。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去年12月6日,国务院安委办对重庆市人民政府进行安全生产约谈,指出重庆市在两个多月时间里,相继发生两起重大煤矿安全事故,伤亡惨重,影响恶劣。要求重庆市政府深刻认识煤矿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事故多发频发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约谈重庆市政府的同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要求严格国有大矿系统性监管监察,严禁地方政府和上级公司违背规律超额下达产量指标;严格停产关闭整顿矿井管控措施,对纳入关闭退出的煤矿,督促地方政府明确安全管控责任,严禁违规设置“回撤期”“过渡期”,严禁违规转包井下回撤工程。

去年12月21日,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建筑施工领域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指出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叠加、集聚明显,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提醒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集中精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12月下旬,应急管理部派出16个明查暗访组,对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和渔业船舶、消防、建筑施工等领域进行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国务院安委办透露,将以此次安全生产明查暗访为契机,深入查找当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和短板不足,依法查处一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治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生产安全事故。


南都记者马嘉璐  发自北京

编辑:程姝雯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