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连批刷屏的“一记耳光”,中纪委官网刊文:正在深入调查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综合2021-01-19 13:01

河南济源“市委书记被曝掌掴市政府秘书长”一事,引发全国舆论关注。

这个刷屏网文显示,1月16日,自称是济源市政府秘书长翟伟栋妻子的微博博主“济源市尚娟”发帖,实名举报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称其丈夫翟伟栋在机关餐厅里吃早餐时被张战伟公开掌掴。

1月18日晚,新华社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发布微评《刷屏的“一记耳光”折射了什么?》,提出“有权不可任性,妄为不得善果,为政者当警之!”;1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评论《这一记“耳光”是反面“警醒”》,称“舆论高度关注‘掌掴闹剧’ ,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们对少数领导干部作风粗暴、江湖习气、颐指气使耍官威的深恶痛绝”。

1月19日上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刊文《河南回应"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正在深入调查》。报道称,记者从河南省有关部门获悉,关于网上举报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有关问题,河南省有关部门正在深入调查。


实名举报:老公被市委书记打了一巴掌

1.png

                        网帖截图。

此事一经曝光,引发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一名济源市委领导透露,“掌掴”发生前,张战伟和翟伟栋在食堂发生了言语冲突——对张战伟“你怎么也在这里吃饭”的疑问,翟伟栋回应说:“我怎么不能在这里吃饭?”

还有媒体援引济源市委主要负责人回应称,网曝帖文与实际情况稍有不符,事发的机关食堂平时多为非济源籍领导用餐地,济源籍的翟伟栋在此用餐被张战伟质问后,翟伟栋出现过激言语和行为引发争执、导致冲突。

翟伟栋回应媒体称,相关网帖是其妻子发的,他对此毫不知情,已让妻子删除帖子。目前,上级部门已介入调查,他不方便多说。

微信图片_20210119120223.jpg

张战伟出生于1963年10月,河南伊川人,曾任河南省纪委常委、河南省委巡视工作办公室主任(正厅级),2016年8月任济源市委书记(正厅级)。资料图

微信图片_20210119120217.jpg

翟伟栋出生于1971年1月,河南济源人,一直在家乡工作,曾任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党工委书记(正处级),济源市委副秘书长,济源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局长、党组书记,2016年11月任济源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资料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

河南回应"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正在深入调查


微信图片_20210119120653.jpg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截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刊文称: 从河南省有关部门获悉,关于网上举报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有关问题,河南省有关部门正在深入调查。

1月16日,一篇《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实名公开举报河南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的网络文章引发网友关注。举报文章称,2020年11月11日早晨,张战伟在济源市政府机关餐厅呵斥在此吃饭的济源市政府秘书长“翟WD”,“翟WD”试图解释,却被张战伟“狠狠地打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该举报文章作者自称是“翟WD”的妻子尚娟。

济源市人民政府官网“领导信息”显示,举报信中的“翟WD”为现任济源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济源市人民政府秘书长、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书记翟伟栋,1989年参加工作,长期在济源任职。张战伟于2016年8月任中共济源市委书记(正市厅级),曾长期在河南省纪委工作。


新华微评:刷屏的“一记耳光”折射了什么?


微信图片_20210119120647.jpg

微博截图。

1月18日晚,新华社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发布微评《刷屏的“一记耳光”折射了什么?》。文章称:一篇名为“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的文章在网上热传。事件真相如何,亟待有关方面进行调查,给社会一个交代。人们高度关注这“一记耳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对干部耍官威、搞特权现象的深恶痛绝。在一些地方,个别领导干部官气十足、以权压人,“一把手”俨然成了“一霸手”,扭曲了一方政治生态。有权不可任性,妄为不得善果,为政者当警之!


新华每日电讯:这一记“耳光”是反面“警醒”


微信图片_20210119121727.jpg

1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版面截图。

1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评论《这一记“耳光”是反面“警醒”》。文章称:某省一市委书记在机关食堂掌掴市政府秘书长的消息在网络刷屏。18日,有报道说,当地市委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网曝帖文与实际情况稍有不符,双方或都有过激行为,相关部门正在调查。

不管调查结果如何,身居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太“辣眼睛”,有辱斯文,与人们期待的领导干部形象相去甚远,影响可谓恶劣。

“约之以礼”,恭敬谦让,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社会公德观。就是现在的小学生,也都知道有矛盾有意见“有话好好说”,不能动手。

在古代,中国人对官员的言行标准要高于普通公众,官员还承担着一定的教化功能。所谓“以吏为师”,就是说官员负有引领和塑造民风之责,要以身作则。

我们党尤其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从党内条例到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都有对党员、公职人员行为规范的明确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做表率,共产党的干部,比过去的官员有着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阐述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总书记的要求语重心长又坚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

舆论高度关注“掌掴闹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们对少数领导干部作风粗暴、江湖习气、颐指气使耍官威的深恶痛绝。这一记“耳光”,其实是从反面“打醒”更多领导干部:只有严格遵循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要求,注重官德与修养,才能不被群众戳脊梁骨。

资料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济源市政府官网、@新华视点、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