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见习记者何生廷 1月22日,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市新闻中心围绕“创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广州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的系列举措和经验亮点。
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广州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的系列举措和经验亮点。南都梁炜培 摄
早在2015年,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性的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15-2020年)》),2017年,广州率先出台《广州市依法行政条例》,获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法治广东建设考评中排名全省第一,成为全省首个连续获此殊荣的城市。
1308项行政检查事项
全部纳入“双随机”监管
广州市委、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宽松市场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下,2020年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 269.67万户,同比增长15.78%。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广州综合排名第一。
“2020年取消269项、重心下移2329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下放近80%的登记事项至各区。”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廖荣辉介绍,在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上,广州推进建设工程联合审批改革,将涉及5个审批部门的16个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4个工作日压缩到5个工作日。
广州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局长廖荣辉作相关介绍。南都梁炜培 摄
同时,广州出台全国首个《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清单》,对245项符合法定条件和轻微情节的违法经营行为,可以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或者不实施行政强制。并且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全市1308项行政检查事项全部纳入“双随机”监管。
在全国率先开展三大试点(新型研发机构“负面清单”管理试点、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国家试点、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广州信用信息数据总量、联合奖惩案例等指标领跑全国。
以良法促善治
去年推进立法项目25项
近年来,广州围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目标,全面加强行政立法,为广州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和法治保障。
廖荣辉介绍,2020年广州市共推进立法项目25项,含地方性法规议案15项、政府规章14项;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和人民群众关切,出台《广州市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推动《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立法项目,将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化解在源头;出台《广州市反餐饮浪费条例》,在全国率先开展反餐饮浪费行动;出台《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在立法体例上全国独创“开放创新”一章,提出全国首创的“广州方案”。
此外,广州进一步加强民主立法,立法项目中实行“线下+线上”(现场加网络直播)的听证方式,拓展基层立法联系点,把公众参与立法工作与普法宣传结合起来,扩大公共参与。编制《广州市2021-2025年度政府规章制定规划(草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建议项目(草案)》和《广州市2021年度政府规章制定计划(草案)》,加强政府立法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广州执业律师突破1.7万
每万人拥有律师数增至11.1人
在公共法律服务方面,广州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卓有成效,出台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办法等政策文件,建成2942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打造450个示范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上线“广州公共法律服务地图”,推进“智慧司法”升级,全国首建“广州公法链”“广州法视通”。
在会上,廖荣辉告诉记者,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设立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首个律师行业营商环境研究机构,成立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广州国际商贸法律服务中心、南沙国际仲裁中心。
目前,广州市执业律师突破1.7万人,相较“十二”时期增长77.55%,每万人拥有律师数增至11.1人,涉外律师648人,其中23人入选全国律协涉外律师人才库,“律师队伍已成为广州市法治建设的强大生力军。”廖荣辉说。
编辑:何生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