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领导干部要补足精神之“钙”,巩固信念之“本”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原创
原创2021-01-23 23:22

微信图片_20210123224147.jpg


【作者:杨威,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20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二支部学员,现任河源市东源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年轻领导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作为年轻领导干部,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精神上萎靡、物质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只有补好补足精神之“钙”,巩固理想信念的“本”,党性才会纯正,政治才会坚定,才能心无旁骛、一往无前地为实现远大理想而拼搏奋斗。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年轻领导干部?那就是要补好精神之“钙”: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补足马克思主义之“钙”,长“筋骨”之硬气;要传承优良革命传统,补好革命斗争精神之“钙”,增“血肉”之正气;要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补好优秀传统文化之“钙”,固“身体”之底气;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补好人民群众智慧之“钙”,通“筋络”之真气。通过及时修枝剪叶、补钙壮骨,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让初心和使命在内心深处铸牢、在思想深处扎根,使年轻领导干部的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钙更加充足。

一丶补足马克思主义之“钙”,长“筋骨”之硬气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信仰信念不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政治坚定更不能流于口头表态,而要建立在深厚的理论修养基础上。真学真懂真信才能真坚定,发自内心的认同才能支撑矢志不渝的信仰。革命年代“砍头不要紧”的英雄气概,来自“只要主义真”的理论坚定,来自“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的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在干部成长中发挥着固本培元、凝心聚魂的作用,理论基础不扎实,就好比是在沙滩上建高楼。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广大干部尤其是年轻领导干部,只有补好马克思主义之“钙”,在成长过程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培养理论思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长我们“筋骨”之硬气,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二、补足革命斗争精神之“钙”,增“血肉”之正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发扬斗争精神,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斗争意志。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斗争实践中,不断发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将敢战能胜的斗争意志传递给亿万民众,引领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道路。从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及抗洪、抗震、抗疫精神等,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这些革命精神背后所展现的斗争意志,已经深深熔铸在党的血脉基因中,成为党发展壮大的鲜明底色。斗争精神是一种知难而进、逆流而上的铁骨豪情与气概,是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强大精气神。困难是年轻干部成长的“维他命”,挑战是提升本领的“蛋白质”。年轻干部要敢于与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做斗争,善于用新理念、新思想创造性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斗争能不能取胜,最终要靠斗争的本领来说话。年轻干部只有补足优良革命传统及革命斗争精神之“钙”,长存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浩然之气,增我们“血肉”之正气,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加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

三、补足优秀传统文化之“钙”,固“身体”之底气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生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意志品质等不仅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精髓,更是滋养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精神力量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根脉与精神追求,就是尊重中华儿女的勤劳奋斗与实践探索,就是尊重中国人的不懈追求与文化需要。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年轻领导干部要持之以恒补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钙”,继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等问题,不断巩固“我们身体”之底气,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

四、补足人民群众智慧之“钙”,通“筋络”之真气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毛主席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直接参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因此,年轻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虚心求教,真心实意向人民群众学习,察实情,接地气,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汲取人民群众实践中创造的无穷智慧,补好人民群众智慧之“钙”,才能通我们“筋络”之真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观念,做到党心和民心心相印,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编辑:刘晓园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理论探讨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