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与国家基因库战略合作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资讯
原创2021-01-28 18:43

2021年1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与深圳国家基因库签署“科研合作及开放共享”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全面开展开放共享合作,共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引领深圳市生命科学领域突破发展。

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与国家基因库战略合作1.png

据悉,双方将围绕农业资源的基因组学项目,在农业育种、植物系统发育进化、作物群体遗传学以及关键农艺性状的时空组学研究等方向上开展深化合作,并利用国家基因库生命大数据平台的生物大数据共享和应用服务能力支撑成果产出。值得一提的是,双方还签署了全球谷-豆基因组联盟计划。这也是继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鹰嘴豆重测序研究、生菜遗传变异检测与繁种项目等之后,国家基因库在农业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参与的又一个重大国际性合作项目。

深圳市科创委基础处处长席卫忠,农科院基因组所所长、党委副书记黄三文,副所长钱万强,国家基因库主任王韧等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签署全球谷-豆基因组联盟计划

在“科研合作及开放共享”协议框架下,双方还同时签署了全球谷-豆基因组联盟计划(Global Grain Genomics Research Program,简称G3RP)合作协议,国家基因库正式加入G3RP,双方打响深化合作的第一枪。这也是继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鹰嘴豆重测序研究、生菜遗传变异检测与繁种项目等之后,国家基因库在农业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参与的又一个重大国际性合作项目。

G3RP由农科院基因组所、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大学等机构联合发起,致力于为培育优质、高产和富含高营养价值的谷-豆作物新品种建立宝贵的群体基因组数据资源,为主要作物遗传改良、应对人口增长和气候变暖等一系列挑战奠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禾本科谷物及豆科豆类作物占到了全球人口粮食生产或消费的80%以上。禾本科谷物富含淀粉,包含具有高光效C4光合作用的植物类群;豆类作物富含蛋白质或微量元素,且富集具有高效结瘤共生固氮能力的物种。两者分别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提供植物和作物最重要的碳元素和氮元素,深度藕联,其高效利用及精准调控对粮食作物产量和品质极为重要。国家基因库将围绕项目所收集的禾本科谷物及豆科豆类样本,在样本的测序、组学数据的计算与存储、个性化技术定制、项目数据及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提供平台、技术及人员支撑。双方还将基于该项目的数据分析和科学发现,建立一个系统的作物组学和遗传资源数据库,促进国际、国内合作,实现数据和资源的共享,共同推动相关领域和作物的快速发展。

助力“藏粮于技”战略实施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2021年中国经济八大重点任务之一,并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而农业基因组学作为当代农业科技的核心引擎,是种质资源保藏利用、优良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

据了解,农科院基因组所是国家及深圳市农业基因组学“平台所”,专攻农业基因组学研究,具备丰富的农业研究资源及强大的基因组学研究能力;国家基因库是国家及深圳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注生物遗传资源的“存”(存储)、“读”(读取)、“写”(合成运用),具备世界领先的科研设施平台、核心工具及数据产出能力,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产业项目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撑。双方在强强联合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农业基因组学领域的科研合作、开放共享,对于落实“藏粮于技”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写:见习记者刘诗豪

编辑:李晓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