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了新纪录!广州首只人工繁育的小白鲸亮相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1-01-28 20:42

广州首只人工繁育的小白鲸正式亮相。1月28日,广州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对外宣布,首次成功繁育小白鲸,这是广州第一次成功繁育小白鲸,也是中国第5头人工饲养环境中自然怀孕和顺产的小白鲸,当天还宣布成立正佳关爱动物保育基金,并向专项基金捐款10万元。

两个多月小白鲸身长1.77米,

是同龄小白鲸中的“大个子”

白鲸宝宝诞生于2020年12月4日,在正佳极地海洋世界五周年的前夕,恰好又是全国第五头人工环境下成功繁育的白鲸,所以大家亲切地昵称它为“小五”。记者在正佳极地海洋世界看到,小白鲸 “小五”正靠在母亲爱丽丝的身边巡游。小白鲸喜欢贴到妈妈背上,也经常跟在妈妈身边,象蹒跚学步的孩子。

正佳白鲸保育团队介绍,这头小白鲸刚出生时就已经有1.65米身长,体重也达到80公斤,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抚养,目前身长已有1.77米,体重更达到100公斤,在同龄的白鲸中也属于“大个子”。

微信图片_20210128183834.jpg

小白鲸出生故事:

保育团队24小时轮守

小白鲸的出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母亲爱丽丝是在正佳极地海洋世界生活的四头白鲸之一,年满9岁。2019年9月,一次血检结果引起了首席兽医刘苑和保育员王雅倩的注意:“爱丽丝的孕酮升高了。”12月,B超检查观察到了白鲸胚胎。经与专家共同确认后,证实爱丽丝怀孕。

人工繁育白鲸是世界级的科研课题,白鲸保育团队在向国内外亲历白鲸怀孕、生产的专家请教后,为爱丽丝制定了一套保育方案。专门制定了严格的24小时轮守制度和汇报机制,确保一线信息的对称和执行的高效。白鲸保育团队甚至搬来了7张行军床,全天候守在爱丽丝身边。

分娩的征兆在去年12月4日凌晨2点左右出现。正在值夜班的白鲸保育团队主管蒋晓丽发现,爱丽丝身下出现血液和黏液的混合物。爱丽丝一直在游动,有些焦躁不安。紧接着,爱丽丝出现了宫缩现象。凌晨4点左右,正佳所有相关工作人员纷纷赶到现场,连夜聚集到爱丽丝身边,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白鲸团队成员穿上潜水服,备好潜水装备,准备下水。

11月4日上午9点29分,小白鲸的尾鳍露出来了,中午12点08分白鲸宝宝终于完全脱离了妈妈的身体。新生的白鲸宝宝摇动着尾鳍,抖落身上的母亲体液,欢快的游动着。由于初生的小白鲸尚未学习如何掌握方向感和平衡感,6名保育员24小时持续泡在水中近距离守护小白鲸,直到确认它逐渐掌握。

为了帮助小白鲸解决初生营养摄入的问题,白鲸保育团队决定采取人工干预,小白鲸的每日12餐计划正式启动,每餐之间仅间隔2小时。在此基础上,白鲸保育团队严格监控小白鲸的消化情况和肠胃功能,根据活动量为白鲸宝宝制定每顿的餐量。

白鲸刚出生时,全身呈深灰色。满月后,“小五”开始换皮:从胸鳍到腹部,从后背到尾巴,慢慢变成浅灰色。现在,“小五”的乳牙开始长出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先锋介绍,小白鲸人工环境的繁育是世界级的科研课题,在“小五”出生前,全国有4 头小白鲸成功繁育,包括2016年长沙出生的1头和2018年珠海出生的3头,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出生的这一头白鲸,是目前中国人工饲养环境下出生并健康生长的第5头白鲸,创造了中国人工环境下白鲸繁育的新纪录。 

微信图片_20210128184241.jpg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先锋(左七)与白鲸保育团队。

 

 采写:南都记者 郭毓玲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郭毓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