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广州呼吁外来人员“就地过年”。留在广州过年,有什么好去处呢?
1月28日,正佳极地海洋世界正式对外公布,2020年11月4日12时08分,正佳极地海洋世界的白鲸爱丽丝(Alice)顺利分娩出一只小白鲸“小五”,出生时体长1.65米,体重约80公斤。这是广州首次成功繁育小白鲸,也是中国第5头人工环境自然怀孕和顺产的小白鲸。同时,正佳关爱动物保育基金正式成立,并向专项基金捐款10万元。
连日来,广州首次成功繁育小白鲸,成为了城中的热议话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先锋说,小白鲸人工环境的繁育是世界级的科研课题,“鲸小五”出生前,全国有4头小白鲸成功繁育和健康成长(长沙2016年6月出生的1头和珠海2018年12月出生的3头白鲸)。“鲸小五”是目前中国人工饲养环境下出生并健康生长的第5头白鲸,创造了中国人工环境下白鲸繁育的新纪录。
知名文旅专家熊晓杰谈到,一个动物的出生或出现,会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很多城市给出了好的答案。比如柏林动物园曾经收留过一只被遗弃的北极熊克努特,这只北极熊后来成为柏林人的团宠,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欢乐,也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温暖。克努特有自己的博客和粉丝,它甚至出现在德国邮票和美国《名利场》杂志上。包括欧盟主席巴罗佐、法国总统希拉克、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德国和欧洲的一些政要也成为它的粉丝,德国环境部长西格马·加布里尔甚至正式认养了它,成为了它的监护人。
台北市动物园2006年引进大陆大熊猫团团圆圆,成为轰动全岛的大事,让台北受关注度飚升,更让台北市民乐此不疲,各种花式照顾和传播让它俩被宠上了天。更不用说长隆的考拉双胞胎、熊猫三胞胎给广州这个城市所带来的巨大荣光和给广大市民带来的极大喜悦。
他表示,因为这只小白鲸是国内人工饲养环境下出生并健康生长的第5头白鲸而将它称为:小五。也有网民建议把它命名为:广州仔。我个人挺认同广州仔这个名字的。因为从诞生那一天开始,这头小白鲸已经属于了广州这个城市。它应该成为广州人幸福、欢乐的代言人,成为一个城市向自己的孩子们传递动物保护知识和爱的教育的样板,成为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小伙伴。它甚至应该像其他城市的动物或吉祥物一样,被颁发“荣誉市民”的称号,成为城市传播的一个柔软话题。
爱丽丝和“小五”
张先锋
谢萌
小白鲸诞生记
“鲸”喜之前:“关键时刻”计划突遇新冠挑战
小白鲸诞生喜讯的发布,恰逢农历中国牛年新年,这个蕴含白鲸母子亲情和人类与白鲸友谊的有爱故事,提升了春节期间社会的情感温度。正佳集团首席执行官谢萌谈道,我们见证了一位白鲸母亲的蜕变,这是伟大母爱的养成。正佳要做终身传递爱、传递快乐的企业。
爱丽丝是在正佳极地海洋世界生活的四头白鲸之一,文静的她年满9岁,和大白、小白以及小灰三头白鲸一起相处了5年。
为了及时准确地把握每头白鲸的健康状况,被内部称为“白鲸奶爸奶妈”的正佳白鲸保育团队会为白鲸们进行定期的体检。2019年9月,一次血检结果引起了首席兽医刘苑和保育员王雅倩的注意:“爱丽丝的孕酮升高了。”由于当时B超检测暂时没有发现胚胎,团队决定继续观察。同时,用“孕妇级”标准照顾爱丽丝的生活起居。
2019年12月,血检证实爱丽丝的孕酮仍处在升高期,与此同时,B超检查观察到了白鲸胚胎。经与专家共同确认后,爱丽丝怀孕的消息得到证实,其预产期推算在2020年10月中旬至12月初。
人工繁育白鲸是世界级的科研课题,白鲸保育团队在向国内外亲历白鲸怀孕、生产的专家请教后,为爱丽丝制定了一套保育方案——“关键时刻”计划出台。
庞大的保育团队
以正佳极地海洋世界总经理孟宪飞为组长的“爱丽丝保育组”,专门制定了严格的24小时轮守制度和汇报机制,确保一线信息的对称和执行的高效。
爱丽丝怀孕后,食欲明显变好了,为了让她孕期的营养摄入得到充分保障,保育员增加了食物鱼的种类,并在鱼体内加入叶酸和钙片等营养品。
“鲸”喜时刻慢慢接近,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带来新的挑战。
2020年8月,距离小白鲸预产期只剩下最多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为它准备的奶粉却仍因新冠疫情滞留在香港,无法通关。
“我那时候急得不行,都快生了!”刘苑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至今仍觉得心有余悸,“不管最后是人工喂养还是母乳喂养,都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幸好,滞留在香港的奶粉终于在2020年9月通关了。这些奶粉派上了大用场。
159分钟的努力,爱丽丝初为人母
分娩的征兆在11月4日凌晨2点左右出现。正在值夜班的白鲸保育团队主管蒋晓丽发现,爱丽丝身下出现血液和黏液的混合物。爱丽丝一直在游动,有些焦躁不安。紧接着,爱丽丝出现了宫缩现象。每次宫缩时,它的尾鳍都会往腹部方向用力,形成明显夹角。宫缩间隔在逐渐缩短,这意味着距离分娩的时间越来越近。
凌晨4点左右,正佳所有相关工作人员纷纷赶到现场,连夜聚集到爱丽丝身边,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随后召开的内部会议再次梳理白鲸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查漏补缺。会议后,白鲸团队成员穿上潜水服,备好潜水装备,时刻准备下水。
11月4日上午9点29分,小白鲸的尾鳍露出来了。此时的爱丽丝已经算是度过了一大难关,静静地在水中休息。缓过劲后,爱丽丝开始不停地摇动尾鳍,让小白鲸慢慢从自己身体中出来。在爱丽丝的努力下,白鲸宝宝终于在中午12点08分完全脱离了妈妈的身体。新生的白鲸宝宝摇动着尾鳍,抖落身上的母亲体液,欢快的游动着。
从尾鳍开始露出到彻底脱离母体,历时159分钟,白鲸宝宝顺利地来到这个世界。爱丽丝也完成了自己向母亲的转变。
由于初生的小白鲸尚未学习如何掌握方向感和平衡感,6名保育员24小时持续泡在水中近距离守护小白鲸,直到确认它逐渐掌握。此时的小白鲸,也慢慢熟悉了保育员们的陪伴。
为了帮助小白鲸解决初生营养摄入的问题,白鲸保育团队决定采取人工干预,小白鲸的每日12餐计划正式启动,每餐之间仅间隔2小时。而在初次喂食前,顽皮的小白鲸却和保育员们玩起了东躲西藏的小游戏。这时,团队特意准备的温奶器派上了用场。即使白鲸宝宝没有按时进食,人工乳的温度也能得到保证。在此基础上,白鲸保育团队严格监控小白鲸的消化情况和肠胃功能,根据活动量为白鲸宝宝制定每顿的餐量。
历经换皮和长牙,“小五”是个大个子
白鲸宝宝诞生在正佳极地海洋世界五周年的前夕,恰好又是全国第五头人工环境下成功繁育的白鲸,所以大家亲切地昵称它为“小五”。目前,出生两个半月有余,“小五”已经从1.65米长到1.77米,体重也达到了约100公斤,据资料对比,它的体长在同龄小白鲸中算是个“大个子”。
白鲸刚出生时,全身呈深灰色。满月后,“小五”开始换皮:从胸鳍到腹部,从后背到尾巴,慢慢变成浅灰色。“换皮就意味着长大,白鲸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换皮,越换体色越浅,最终变为白色。”刘苑描述说。
喂食结束后,保育员经常陪着“小五”一起在水中玩耍。在轻柔的抚摸下,小五开心地晃起了尾鳍。“他喜欢有人陪他玩”,保育员佘琳曼笑着说,“在岸边,他喜欢伸出头张嘴含我的指头。”
爱丽丝和“小五”
在发布会现场可以看到:水中,小白鲸喜欢贴到妈妈背上,它收起了胸鳍,随着妈妈游动着,母子同游的场景很温馨。
广州这座世界级一线城市,也迈入了全国海洋动物保育的第一阵列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摄影黎湛均 视频陈志刚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