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亏凯利泰股价大跌,巨额商誉压顶,或遇集采砍价?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健康联盟
原创2021-02-01 14:27

   南都讯 记者 贝贝 曾被高瓴和淡马锡看中,但最后又“不买”的凯利泰,去年业绩出现亏损。

    2月1日,南都药企合规与发展研究课题组记者留意到,骨科耗材企业凯利泰已公布业绩预告,该公司称扣非净利润亏损1.41亿元至2.11亿元,同比去年下降150%至175%。受消息影响,凯利泰1日开盘股价大跌,截止2月1日午盘13:47分,凯利泰报10.24元跌18.34%。

1612158504085.jpg

    根据凯利泰方面解释,报告期内特别是上半年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公司产品相关的终端医院的门诊量和手术量均大幅减少,导致公司经营的各类产品的销售收入相应下降,给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虽然第三季度的业务量已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但第四季度因新冠肺炎疫情在部分地区有所反复, 导致该季度的公司业绩恢复不及预期”。

    南都记者注意到,业绩预亏的背后,2020年的凯利泰确实遭遇了“不太平”的一年。

    “骨科并购狂人”致巨额商誉压顶,有子公司商誉计提减值

    据南都记者了解,凯利泰是一家以骨科耗材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其主要聚焦骨科中的较为细分的“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产品管线。由于其产品销售途径主要集中在医院手术中,因此,在去年上半年医院门诊及手术量大减的情况下,凯利泰业绩确实受到疫情影响。

    不过除了疫情之外,凯利泰业绩下滑的风险点还有其一路以来发生的多宗并购。南都记者查询了解到,从2012年创业板挂牌至今,目前凯利泰方面已并购31家公司,并购次数在骨科领域中居于前列。

    与此同时,多宗并购之下,凯利泰遭遇巨额商誉压顶。截止去年9月30日,凯利泰商誉已达12.16亿元,占营收比重的153%。南都记者注意到,从2016年起,凯利泰的商誉占营收比重高于100%。

    由此可见,凯利泰历年来的营收增速尚未能覆盖商誉增长,而且在多宗并购中,标的企业业绩下滑,其商誉计提减值对母公司带来风险。而在近期,凯利泰就出现主要子公司的商誉计提减值。

    在公布业绩预告同期,凯利泰方面还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宁波深策胜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宁波深策)进行计提减值。经测试估算后,宁波深策包含商誉的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该资产组账面价值,公司本年度末全额计提了宁波深策相关的商誉减值准备3.85亿元左右,这也导致凯利泰2020年度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减少3.85亿元左右。

    南都记者注意到,宁波深策系凯利泰净利润来源的主要子公司之一。2019年,该子公司为凯利泰带来约合4864万元净利润,占当期凯利泰净利润的16%左右。

    耗材集采砍价或面向骨科耗材,凯利泰或遭遇“阵痛”?

    南都记者还注意到,除了巨额商誉外,凯利泰本身聚焦业务遇到政策端上的变化,也是该公司可能面临的“阵痛”。

    在去年第一轮高值医用耗材结束后,一份《关于开展高值医用耗材第二批集中采购数据快速集采与价格检测的通知》在业界流传,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骨科材料在被集采之列。骨科大概率会进入第二轮国采。

    业界分析认为,骨科耗材主要分为创伤、关节、脊柱三大领域。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骨科耗材市场整体规模在300亿以上,近年来的复合增长率在15%以上。参照冠脉支架领域的集采,动辄价格上万的心脏支架,平均价格被砍至700元左右。据业内人士计算,原本280亿的市场空间,在此次集采后被压缩至之前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南都记者注意到,实际上骨科耗材降价幅度在去年部分地方集采也可见端倪。例如山东七市骨科创伤类集采中,最高降幅达94%。而在安徽省骨科植入脊柱类集采骨板-普通重建接骨板,均价2503.4元/块,经谈判后降至150元/块。

    政策端上的巨大变化,对凯利泰这一骨科耗材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带来影响不言而喻,这也导致该公司终止部分业务,如上述提到的宁波深策。

    2018年,凯利泰通过与易生科技收购了宁波深策100%的股权,但在2020年12月,鉴于“政策影响下运营模式出现重大影响”,凯利泰通过协议终止了宁波深策业务,原宁波深策占用资金将回流上市公司。

    高瓴和淡马锡曾有意投资后又“抛弃”,股价大幅下挫

    在资本市场上,去年至今凯利泰可谓走出一波“过山车”行情。

    据南都记者此前报道,此前凯利泰受到业界关注的主要原因,为去年5月凯利泰定增时,高瓴与淡马锡联合“组团”拟以18.73元/股参与,消息传出后,凯利泰股价一路维持高点。

    不过有声音认为,多宗并购下的凯利泰,业绩并无太多“亮点”,因此,当时业界对于高瓴与淡马锡的“抱团”买入持有观望态度。此后,凯利泰股价除触及31.33元最高点后,股价节节走低。

    去年11月,凯利泰决定终止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不再引进高瓴资本和淡马锡富顿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当时对于终止定增的原因,高瓴资本不予置评。随后,凯利泰股价开始大幅下滑。

    截止2月1日午盘13:47分的10.24元计算,凯利泰从去年31.33元高位累计下跌67.28%左右。

    对于未来集采下对凯利泰影响如何?今年凯利泰从业绩及股价上是否能“翻身”?南都药企合规与发展研究课题组将持续关注。

编辑:贝贝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