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桂城:去年GDP增3.8%,税收排全市镇街第一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1-02-01 18:48

“‘十三五’期间,南海桂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人城产文融合发展新路径,社会各项事业成绩喜人。”2月1日,南海区桂城街道召开2020年度工作总结大会,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岑灼雄在会上亮出了过去5年桂城发展的成绩单。

“十三五”期间,桂城地区生产总值从413亿元预计增长至655.95亿元,增长58.83%累计拆除整理土地11606亩;围绕“两高四新”产业体系,累计引进超亿元项目206个,投资总额达1919.7亿元,高企数量增至403家。

尤其是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2020年,岑灼雄认为,桂城在非常之时用非常之举创造了非常之绩。桂城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5.95亿元,增长3.8%,增速排名全区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39亿元,增长56.78%,稳占全区榜首;实现税收162.36亿元,总量位居全市32个镇街首位;引入超亿元项目36个,计划投资总额超488亿元;23栋商贸大厦税收超亿元。

IMG_9356.JPG


“十三五”成绩单

综合实力 GDP较5年前增长58.83%

“十三五”的五年间,桂城的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413亿元预计增长至655.95亿元,增长58.83%;税收总额从134.84亿元增长至162.36亿元,增长20.41%;可支配财力收入达到75.63亿元,为五年前的近三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跨三个百亿元台阶,从165.05亿元跃升至459.39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城市更新

累计拆除整理土地11606亩

五年来,桂城的城市更新力度空前,创新出台农村集体资产(村级工业园)项目交易前置审核方案,累计拆除整理土地11606亩,建成产业载体总量超600万平方米。夏北永胜村旧村改造领跑全市,澳门城、爱车小镇开创全国“国有+集体”“出租+出让”混合开发模式的先河,成功探索出天富科技城、德鸿文汇创意园等多种成熟、可复制推广的“三旧”改造模式。


产业升级

累计引进超亿元项目206个

过去五年,桂城围绕区委区政府构建“两高四新”产业体系,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累计引进超亿元项目206个,投资总额达1919.7亿元,包括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投资超50亿元的季华实验室。高企数量增至403家,为2015年的5,涌现出星联、景兴、昭信等一批制造业隐形冠军。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2172人,在全区占比45.63%,全区近一半高层次人才集聚桂城


pic_816012

千灯湖。

城乡融合

“环湖造城” 片区集人气

经过5年的规划发展,桂城的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公园总量达180个,绿化管养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怡海湖四大“环湖造城”片区高度集聚产业和人气,“大城资源、小城成本”的桂城优势更加凸显。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显著,力促乡村“看得见发展、留得住回忆”。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容貌实现质的飞跃。


关注民生

新增优质学位2.2万个

五年来,桂城的民生服务更加优质均衡。累计民生支出达到143.58亿元,每年的民生支出均占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八成以上。投入超30亿元完成17所学校的新建扩建,新增优质学位2.2万个,中考成绩持续领跑全市。成功创建广东省健康促进街道,与省级高端医疗资源合作办医成效显著。“悠历桂城”文旅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关爱桂城”、创建“熟人社区”、党员志愿服务三大基层善治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我们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支撑。


啃硬骨头

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五年来,桂城创新桥下空间生态开发模式,凝聚合力推动高铁公园一期完成建设。协调多方成功推动平洲导航台实施原址重建,从而解决周边超过1000亩地块的控高限制。勇于直面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近1000亩的历史统征地手续问题以及夏北旧村改造突破推进。通过公有资产多种手段的强力介入,盘活了夏南一“公庙桥”地块、南海一中以北地块、澳门城、叠北爱车小镇等多个地块,同步解决和理顺了一批困扰社区和村民多年的历史问题。


2020年猛发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地方经济在复工复产后的表现,体现着一个地方的产业韧性和治理水平。“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街道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非常之时用非常之举创造了非常之绩。”会上,岑灼雄用“非常之绩”总结了桂城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的表现。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桂城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5.95亿元,增长3.8%,增速排名全区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39亿元,增长56.78%,稳占全区榜首;实现税收162.36亿元,总量位居全市32个镇街首位。在产业发展方面,桂城2020年引入超千万项目96个,计划投资总额超506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6个,计划投资总额超488亿元;一批优质企业相继进驻,23栋商贸大厦税收超亿元。


36个超亿元项目落地

23栋商贸大厦税收超亿元

2020年,桂城围绕南海区委区政府构建“两高四新”产业体系,立足“金融+总部+科创+文创+研发”产业定位,桂城2020全年引入超千万项目96个,计划投资总额超506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6个,计划投资总额超488亿元。

同时,桂城坚持载体招商与土地招商双发力,吸引利泰集团、移远通信等一批优质企业相继进驻,23栋商贸大厦税收超亿元;推进虎牙全球研发总部、青松科技、天波信息等知名总部项目落户,总部经济再添强力新军。

pic_847060

环湖矗立的广东金融高新区现代建筑群,早已成为南海的城市地标之一。 南都记者 郑仲 摄

此外,桂城坚持领导班子挂钩直联重点建设项目,主动推进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的84个重点项目的落地开工,海逸经济小镇、星联科技ERE产业集群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将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借力南海加快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机遇,桂城力推千灯湖、映月湖、文翰湖三大示范片区的联动发展。比如,千灯湖片区瞄准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功能持续发力,广东金融高新区新引进233个项目,累计总投资规模超1580亿元,千灯湖创投小镇募集资金超千亿元;映月湖片区内,映月新城规划发布,核心区内包括映月湖公园二期、映月文化中心、南海儿童公园、永安旧圩网红水岸、夏东整村改造在内的多个重点项目均有实质性进展;文翰湖片区则扎实推进季华实验室、广佛荟、澳门城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建设。

在力推重大项目发展的同时,2020年,桂城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高企55家,增长15.8%。同时,多措并举推进招才引智,修订人才团队创业项目扶持管理办法,拨付904万元财政资金,“真金白银”扶持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民生投入27亿元

占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8%

“过去一年,我们牢抓城市升值不动摇,着力抓村改、优环境,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岑灼雄表示。2020年,桂城以“产业主导、规划引领、土地集约、片区统筹、联动开发、利益共享”为纲领,大刀阔斧推进城市更新,完成拆除整理土地4400亩。同时,通过坚持产业引领,突出连片开发,强化政府统筹,桂城出台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工作方案,修订城市更新项目(“三旧”改造)扶持办法,坚决要求村级工业园改造产业及公建配套比例必须达六成以上,并着力打造一批生产、生活、生态紧密相融的复合型产业社区。

而随着公园城市体系的加速成型,桂城“在城市里游山玩水,在公园里工作生活”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2020年12月,桂城出台公园城市战略实施方案,高标准建设公园城市,总占地1300亩的三山森林公园一期、总投资超1亿元的高铁公园一期、占地超400亩的文翰湖公园二期等城市公园开放,怡海社区公园、智慧公园等一批“家门口的公园”投用,63公里长的滨河景观公园带建设全面推开。

同时,桂城还发布社区体育公园建设三年发展规划,高质量打造“10分钟体育休闲生活圈”,海五路社区体育公园、海逸社区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总投资2.7亿元的金融高新区景观照明提升工程首期亮灯,以光为媒推动城市焕发新活力,并拉动区域夜经济的发展。

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桂城也大手笔投入,让发展成果为民享用。数据显示,2020年,桂城民生投入27.01亿元,占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68%。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跑出“加速度”,投入6.45亿元完成怡海五小、南海实验小学东校区、平洲中心小学的新建以及桂江二小、桂江三小的扩建,新增优质学位4000个,投资4.8亿元的灯湖中学顺利封顶。

在医疗配套方面,总投资26亿元的省人民医院合作办医项目二期启动建设,文翰湖片区谋划布局高端民营医院,桂城医院挂牌南海区全科医院。


采写:南都记者关婉灵 通讯员 杜建新 李芳毅

编辑:关婉灵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