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福田两会报告内容,均有提及“以‘三大新引擎’为总牵引,推动战略平台实现新突破”。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三大新引擎首位,颇受瞩目。福田区七届人大七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显示,河套在过去五年实现从无到有,且先后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行示范区,到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定位出现了历史性转变。福保街道作为保税区属地街道,随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建设也将获得三方面的利好,包括管理品质、营商环境以及深港融合。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合作区定位的出现,让街道看到发展新机遇
福保街道辖区得名于福田保税区,自2009年街道成立以来,福田保税区一直是街道管理的特殊区域,而随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概念的落地,保税区位于河套深方园区所在地,也让街道看到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曙光。福保街道党工委书记余杰表示,在2016年的时候,保税区的管辖权整体从市里划到了区里,近两年先后成立了合作区办、建设发展指挥部,深圳市把保税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职能划分到福田区,区、街道之间的协同更加便利,城市管理职能等方面也进一步理顺了。
去年是深圳建立经济特区40周年,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平台,如今也列入福田区未来30年的新引擎,成为牵引福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产业定位为科创产业,战略目标是中央创新区,余杰认为,从这个发展方向来看,福保街道至少看到了三个方面的工作机遇。
超380家港企入驻保税区,产业业态将更丰富
具体而言,首先是辖区的管理品质将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升。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原来是一个高度建成区,如果没有重大突破,土地空间保障会成为问题。过去一年,福田区加大了土地整备力度。此外,科创资源也出现了重大变化,1.35平方公里的福田保税区原来是典型的出口加工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加工贸易和仓储区,在科研创新上可以说是零基础。短短一年多来,在国家、省、市的关注重视以及港方热情参与和支持下,目前已经落地以及正在引进的项目达到138个。
伴随产业业态调整的同时,保税区里面的产业形态和市容环境都得到了大幅改善和提升。目前,共有380多家港企进驻保税区。余杰认为,随着接下来和港方产业空间运营模式的完善,深港融合的企业业态会更加丰富。
在今年的福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高标准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板块中提及,推动科研管理创新机制“政策包”落地见效,争取将合作区改革创新事项纳入第二批综合改革授权清单。支持国家药监局药审和器审大湾区分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运营,打造香港高校优势学科实验室、国际一流研发中心和国家重大科研平台集群。事实上,此前福田国际量子研究院、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以及部分香港高校资源都已进驻保税区,余杰认为,随着这些顶级资源逐步注入福田保税区,整个辖区产业业态都将步入高端,“从街道来看,安全生产的风险也得到了进一步降低。过去道路破损、基础设施老旧,甚至包括员工食堂欠缺等问题也将得到比较大程度的改善。”作为福田区位列首位的新引擎,日后将收获更多更优质的基础设施资源、空间规划资源和环境提升资源。
营商环境对标世界银行指标,要素流通更便捷
其二,在营商环境方面,福保街道也将获得在品质方面的巨大飞跃。余杰表示,河套片区的规划对于福保街道,甚至福田区、深圳市的营商环境都将带来质的飞跃。目前,深圳要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打造营商环境,意味着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从这三个角度来看,河套合作区的规划将会为全市的营商环境加分。”余杰预计,接下来将有大量外企、港企入驻河套合作区。
为提升园区企业和人士办事便捷度,进一步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今年1月初,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试运行,可统一受理360项政务服务事项和提供业务咨询服务。作为福田区委区政府的大手笔,该服务中心联合了海关、交通等部门以及福田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囊括了360项事项,“它是全市唯一一个海关事项和市、区、街道政务服务事项可以一站式办理的地方,围绕保税区企业在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事项,包括海关、人才、交通、建设、区街服务等方面。”此外,福保街道成立的企业服务部也设置在保税区中,贴身为企业做好服务。
打造优质文化社群,激活香港青年认同感
其三,余杰通过福田区两会报告中的多个施政措施,看到了促进深港融合的利好,“我们看到了党建服务深港融合的机会。”《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余杰认为,为一国两制服务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促进思想上的认同感。“在我们属地来看的话,如何发挥好党建服务的工作,去推动深港融合发展的目标以往一直是缺乏抓手的。”
如今,随着入驻的港资企业逐步增多,在保税区工作的香港青年也越来越多。余杰表示,接下来,街道将打造更多令香港青年感兴趣同时具有认同感的文化社群,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激活他们内心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这也会是我们属地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重大契机。”
采写:南都记者张馨怡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