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人大代表张晓珍:建议加快推动新能源充电桩建设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1-02-02 09:10

南都讯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影响,“新基建”被提到新的高度。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发展,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但珠海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导致新能源车辆使用率较低。对此,珠海市人大代表张晓珍提出了《关于加快新能源充电桩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反应珠海充电桩建设存在三方面问题:公共充电桩布局不合理;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数量不匹配;家庭充电桩安装难,建议完善以充电桩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pic_844458

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相关配套政策

广东省政府分别于2016年和2018年颁布了《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但张晓珍指出,这些政策距离落实还存在较大空间。

她建议,应当制定珠海市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并尽快出台本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及相关细则。

出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补贴新政策

张晓珍建议,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给予补贴。政府可以出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补贴新政策,给予投资方扶持力度;市住房建设等部门也可以联合出台新能源充电桩政策,将新开发住宅小区、工业园区纳入充电桩规化范畴并给予相应优惠。

科学、协商设置公共充电桩

充电站选址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土地集约化原则及周边的供电、交通、消防等公用设施条件。张晓珍指出,安全性应该作为选址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还需考虑便捷性,因地制宜选择快充和慢充两种模式。

对此,她认为可以以大数据分析为支撑,破解选址难题;同时也要发动居民议事协商选址确保选址的科学合理性。

加快推进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

为解决安装家庭汽车充电桩难的问题,张晓珍认为,应当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指导性文件,厘清各部门指责,引导业主支持充电设施建设,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共享汽车集中充电并安装智慧用电

张晓珍建议,应当从公共场所和居民区两方面着手,既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公共机构及企业充电设施有序开放,又要引导居民区提供充电设施共享服务,通过多车一桩、设立新节能汽车“集中充电区域”等方式,解决居民区建桩难的问题。

南都记者杨亮 实习生丁莉

编辑:杨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1珠海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