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通知》强调,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中小学生不带手机进校,7成网友赞成
通知一出,网络讨论热度高涨。不带手机怎么扫健康码?家离得远怎么联系孩子?电子手表能不能戴?2月1日,南都教育联盟记者通过“热点站站队”平台发起中小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的网络民意调查。
截止2月2日14时,累计357人参与了此次网络调查,其中252人对此次教育部提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的通知表示赞成,占比达到70%,认为此项规定还有待商榷的网友占比30%。
“如果我是家长,就不允许孩子带手机进校园。尤其是智能手机,中小学生最多就是那来娱乐的。”南都记者调研结果表示,有58.2%的网友表示“不允许孩子带手机上学,过度玩手机影响学习”,但同样也有2成的网友比较犹豫,“怕孩子在学校玩手机,但又怕出门在外联系不到。”
中小学生在学校用手机,究竟有必要吗?有近8成网友选择了“方便通信,确保安全”的选项。另有超3成网友选择了“需要完成网课和线上作业”的必要。“而且现在是防疫阶段,没有手机我们怎么进行防疫健康信息登记?”
但大部分网友对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表示赞成。“中小学生年龄小,自律性也不高,如今网上信息太多、太杂,甚至还有手机游戏诈骗的案件。”有网友表示,青少年用手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通信需求,更多还是拿来娱乐,“小孩子之间也相互攀比,要是人人带着手机去课堂玩,老师不可能正常开展教学。而且电子游戏机类也应该一并禁止。”
可以配备“老年机”,功能越简单越好
对于学生来说,带手机回学校分散精力最直观的表现是在成绩上,有家长认为,学生带手机上学会让中学生的成绩下降。另一方面,还有家长表示带手机上学还会影响到其他人,在学校没人时刻监督,孩子彼此间也容易受影响,不强制性管束根本不行,甚至会有学生在考试时利用作弊。
但近年来,在线教育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如今,有的线上培训也需要手机、平板作为载体。“老人机”、“儿童手机”的屏幕太小,根本没办法让学生用来上网课。那怎么办呢?初中生彤彤的爸爸翻箱倒柜,终于从箱底找到一台老旧的手机。擦掉灰尘,准备好计时器,彤彤爸即将要对这台“老古董”进行一场看似复杂的手机测评。按下计时器按钮,登录微信,打开联系人,点开对话框,输入了一句“你好”……待信息发送成功后,手机测评结束,整个过程耗时超过1分钟。测试结果:符合要求。彤彤爸说:“用得不爽就对了!”
12月21日,广州开发区中学的智慧课堂每个学生都有一台Pad。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彤彤爸认为,对学生来说,手机只是一个普通的通讯工具,在学校,手机不是学生必须品,孩子有事情需要联系家长,可以找班主任帮忙,但周末孩子独自去上培训班,家长给孩子配手机就能方便联系,所以,减少手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需要家长的教育。
采写:南都记者董晓妍 叶斯茗 实习生黄婧 摄影:冯宙锋
编辑:董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