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上市公司声誉榜第十四期(1月25日-31日)
又一次面临申请破产清算的腾邦国际(300178.SZ),能否化险为夷,还是未知数。距离前次被破产清算已半年多,公司是否经营向好,可从腾邦国际近日发布的业绩预告中见一斑。
1月30日,腾邦国际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去年公司预计亏损9.3亿-12亿元,同比下降23%-40%。从具体业务而言,腾邦国际传统业务商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8.3 亿元,预计亏损0.9亿元,而公司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及公司战略转向以第三方支付业务为主。
欠债危机是腾邦国际挥之不去的阴影。自2019年腾邦国际因债务原因被国际航协终止了与其5家子公司签署的客运销售代理协议,并取消其国际航协认可客运代理人资格后,已两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业绩惨淡,又面临较大负债压力的腾邦国际,近日发布投资成立子公司的计划。新公司主营直播带货、电子商务以及相关经营事项等业务。
事件一:上市深企腾邦国际又被申请破产清算
再度面临申请破产清算,腾邦国际(300178.SZ)这次能否成功提出异议,以避免破产清算,尚无定数。但距离前次破产清算已半年多,公司是否经营向好,可从腾邦国际近日发布的业绩预告中见一斑。
1月30日,腾邦国际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去年公司预计亏损9.3亿-12亿元,同比下降23%-40%。从具体业务而言,腾邦国际传统业务商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8.3 亿元,预计亏损0.9亿元,而公司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及公司战略转向以第三方支付业务为主。
自2019年腾邦国际因自身债务原因被国际航协终止了与其5家子公司签署的客运销售代理协议,并取消其国际航协认可客运代理人资格后,债务危机开始爆发。2020年以来已两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截至1月22日,腾邦国际累计诉讼金额为32.36亿元。截至去年9月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仅剩8.5千万。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4月的破产申请清算中,腾邦国际成功申诉,化解了破产危机。在随后的10月份,公司控股股东被申请破产重组,截至目前,尚未确定投资人。而根据腾邦国际的公告,腾邦集团的破产重组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股权结构发生变更之外,还可能导致共计8.2 亿元的欠款无法收回。
去年的11月10日,受疫苗研发利好影响,腾邦国际股票价格上涨明显。数据显示,当天腾邦国际股价迎来大幅上涨,其中最大涨幅逾13%。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离开公司基本面的投资行为具有较大的投机属性,相关风险不容忽视。
而转向第三方支付业务为主的腾邦国际,近日也发布了投资成立子公司的计划。腾邦国际1月29日公告表示,出资人民币 1.3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 45%成立新公司,以开展直播带货、电子商务以及相关经营事项等业务。
记者就上述事件致电腾邦国际,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传统业绩惨淡、内控失效,又面临较大负债压力的腾邦国际,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直播带货电商领域别开生面,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但公司首先面临的是破产清算及退市风险。
事件二:惠程科技预计2020年全年亏损9.0亿至11.7亿
巨额亏损背后,惠程科技(002168.SZ)公告时表示,去年手游市场买量竞争加剧,公司在互联网流量资源等方面保持较高的投入力度,从而导致销售费用出现较大增长。而三季度推迟上线的新产品则对公司营收产生一定影响。
从披露信息来看,惠程科技去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76亿元,销售费用2.81亿元,所占营收比为41.5%。报告期内惠程科技研发成本为4.1千万,较去年同期5千万元的研发费有所下降。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游戏行业中,研发、发行和渠道是拉动业绩的三驾马车。随着手机游戏越来越多,游戏发行与推广渠道变得强势。在前期游戏开发商高投入研发背景下,买量冲收入变成非常紧急的事情,由此边际成本提高的影响下,利润下降也是不容忽视。
惠程科技对记者表示,目前电气和游戏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受去年疫情的影响,公司各季度业绩表现有强势有平缓。三季度时,游戏产品上线延迟,导致公司游戏板块业务收入下降,目前游戏管理团队保持正常测试与研发。同时,公司的电气业务在去年下半年也是有所发展,与国网信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需要指出的是,惠程科技曾在2019年出现40%的衰退。2019年营业总收入为10.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42%。当时,惠程科技解释称,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为2019 年度内控股子公司“哆可梦”自研游戏产品和代理游戏产品的上线时间表有所推迟,导致哆可梦业绩表现低于上年同期。
从游戏行业来看,精品新游上线数量与公司业绩增长息息相关。中金公司研报指出,2020年初的疫情致民众居家休闲时间增加,客观上带来游戏活跃用户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时长的提升。在此背景下,2020年中国手游市场实现高增长,主要基于以下两大原因:上半年疫情期间活跃用户规模和玩家时长提升;研发进度受到疫情影响的新品在下半年集中上线,丰富了市场内容供给。
而在30日公司发布业绩经营预告后,2月1日公司以3.28元/股的当日跌停价开盘,但盘中快速反弹,5分钟内涨幅超过2%,截至9点49分,报3.45元,成交6819.15万元,换手率2.57%,当日报收3.42元,较前一日下跌6.04%。
事件三:高管频繁变动 卓翼科技预亏1.7亿
交出上市以来最差成绩单背后,是卓翼科技(002369.SZ)因产品质量问题,遭到海外客户起诉索赔,及公司推进了3年的量子点项目,受到负责人离职影响,选择终止。
根据2020年业绩预告,卓翼科技预计2020年扣非后净亏损1.07亿元–1.42亿元,而上年同期公司则盈利3191.86万元。
卓翼科技是一家从事电子制造外包服务的企业。其主营业务为以“ODM/EMS模式为国内外的品牌厂商提供网络通讯终端类和便携式消费电子类产品的合约制造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网络通讯终端类和便携式消费电子类两大类。
IFIND显示,卓翼科技的客户集中度较高。根据公司2019年年报统计,前五大客户占公司营收之比达68.60%。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其他行业,卓翼科技同业公司的客户集中度普遍较高,环旭电子、立讯精密、闻泰科技、光弘科技、深科技等公司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均在60%至85%之间。
从近期卓翼科技出现的突发事件来看,公司实控人被捕,因员工泄露客户信息遭到2千万索赔,公司管理层频繁变动,及投入巨大的量子点项目也因负责人离职而终止。不难看出,公司在内控管理方面出现较大危机。
除此之外,国际业务的下降也是公司经营表现转衰的原因之一。去年上半年,公司国际业务营收8.4千万元,同比下降62.11%。公司对此表示,主要系疫情期间,出口业务受阻所致。
卓翼科技则对记者表示,受过去一年国际形势影响,公司业务需求量有所下降,公司新聘高管,主要负责公司主营业务,公司相信新力量的注入会对公司业务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量子点项目的终止,既有负责人离职的个人原因成分在,同时此项高投入项目未能达到盈利要求,也是公司为聚焦主业而作出的决定。
需要指出的是,卓翼科技出现的内控管理及经营状况的不稳定也是投资者较为关切的问题,已有多位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对公司提出管理方面的质疑。
事件四:定增前股价大涨 *ST兆新被疑内幕消息泄露
定增前股价大涨,*ST兆新(002256.SZ)遭遇泄露内幕信息泄露质疑。24日,*ST兆公告称,拟向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5.6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73亿元,用于支付永晟新能源股权收益权回购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令投资者生疑的是,在*ST兆新定增方案公布前,公司股价连续8个交易日大涨。交易行情显示,1月13日-22日,*ST兆新股价的区间涨幅达23.81%,但同期大盘仅上涨1.09%。
1月25日晚间,深交所对*ST兆新下发关注函,就公司定增事项表示关注,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内幕信息提前被知悉的情形。
成立于1995年,*ST兆新主要涉及新能源、精细化工、生物降解材料三大类业务。公司股价长期持续在1元左右浮动,面值退市危机长存;而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年报被出具了保留意见、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公司当前管理层面对的是一个棘手且复杂的*ST兆新。
而30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去年盈利3,200.00 万元-4,700.00 万元,但扣非后仍亏损1.9亿元–1.5,亿元。从退市风险角度看,根据公司去年三季报显示,营收为2.94亿元,超过营收1亿红线。
*ST兆新对记者表示,公司去年年底进行的资产转让及近日定增计划,均为缓解公司高企的负债达到了明显的缓解作用。公司当前核心管理层,主要从剥离业务、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方面,着手解决公司目前存在的经营困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方面表示,从公司主营业务及净资产等方面来看,核心管理层基于光伏业务发展前景及公司已有的基础,保持较大的发展信心,未来的规划可以概括为聚焦主业。
从事件本身看,定增还债行为本身较为负面,公司能否度过难关,进入关键时期。
事件五:下修IPO盈利预测近七成 宝明科技收关注函
上市刚满半年的宝明科技(002992.SZ),近日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润约为3.350-3.800千万元,为盈利预测数的 30.04% - 34.08%,同比下降73.68% — 76.80%。
同一日,深交所下发对此事的关注函。深交所指出,公司于 2020 年 8 月 3 日挂牌上市,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 2020 年度盈利预测情况,预计公司 2020年度将实现营业收入 18.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亿元,公司披露的预测性信息是否谨慎、客观。
值得一提的是,因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不佳,公司曾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当时宝明科技就盈利预测相关假设是否发生重大变化表示,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致使公司前三季度收入与利润下降。公司2020年度的实际经营成果存在不及盈利预测的风险。
从公司披露三季报看,销售价格的降低,是导致宝明科技主要产品LED背光源的营收及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与公司同行业的隆利科技(300752.SZ),今年前三季度营收15.1亿元,同比上涨27.52%,而扣非净利润则同比下降66.32%。
值得一提的是,隆利科技在发布上市次年扣非净利降6成后,股价变动明显。据媒体往期报道, 2020年3月14日,隆利科技披露了2019年年报,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5902.42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1.66%。随后3月16日(周一)隆利科技股价下跌,截至收盘报23.54元,跌幅3.84%。 宝明科技则对记者表示,近期公司将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一切以公告为准。业内分析人士提醒,二级市场投资应关注公司基本面,投资者应警惕利空消息引起的短期波动。
事件六:中信证券两保代遭监管警示 保荐尚沃医疗履职不到位
1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布的监管措施决定书(〔2021〕1号)显示,尚沃医疗及负责该项目的2名中信证券(600030.SH)保代被监管警示。据公示,尚沃医疗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过程中,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情形,具体是公司期后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后,在较此前披露的预测数据存在重大差异的情况下,并未主动、及时报告,而是直接更新了招股书相关数据,经监管督促后才出具专项说明,履行信息披露职责不到位。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近期监管措施发生相对频繁,前有多家IPO企业被否或主动撤回,近期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连续出具了5份监管警示决定。注册制发行趋严。而这些举措,发出的信息也对行业及从业人员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与重点、要点的提醒。
值得一提的是,29日证监会发布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将信息披露作为核心监管项目。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李维友表示,首发规定发布后,证监会将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用问题导向和随机抽取的方法,对首发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下一阶段,证监会将常态化开展问题导向、随机抽取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聚焦重点问题,不断提升首发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
南都记者 黄良东
数据及分析内容提供:南都·深圳大件事智库研究员叶霖芳 制图 刘文沛
编辑:戴越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深圳上市公司声誉风控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