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长区柱明:从七方面下功夫,打造更具含金量“强中心”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1-02-04 18:54

2月4日,佛山五区区长上线2021年佛山两会区长访谈直播。禅城区区长区柱明表示,“近期的市委全会,明确了禅城的发展定位,即坚定不移把产业做强、功能做优、品质做精,推动老城区不断焕发新活力,打造更具含金量的“强中心”,建设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这为禅城发展明确了方向。”

微信图片_20210204171052.png

区柱明说,本次市政府工作报告与“十四五”《规划》里,多次提到禅城,2021年市政府重点工作有11处,全市“十四五”《规划》中有30处提到禅城,涉及产业、城市、民生等多方面内容。“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禅城将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做强实体经济

推动工业上楼发展总部经济

“做强实体经济”是区柱明首先提到的重点工作之一。他谈道,禅城今年将从7个方面,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一是坚持先稳商扶商。实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加强对重点项目“一企一策”“一企一专班”服务。深化挂点联系企业制度,帮助企业快速解决问题。完善企业扶持政策体系,快速兑现减税降费等政策。

二是加大招商服务力度。开展产业链招商,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会战”。推动镇街企业服务中心“全覆盖”,试点建设重点园区企业联络站。

三是推动工业上楼。制定实施工业厂房改造扶持办法,推动“工业上楼”。在南庄南部智造片区、石湾沙岗片区、张槎聚锦片区、祖庙城北片区等地,加快新建(改建)一批高层厂房。

四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广州建筑集团佛山总部、青山控股华南总部、汇博机器人研发生产总部等项目建设。

五是加快项目联审联批。常态化实行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以“9+1+7”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国星光电吉利产业园、联东U谷·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六是发展精品制造业。聚焦高端装备、泛家居、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电子信息业“五大产业”,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七是提升精品服务业。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发挥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佛山分中心等载体作用,建好中国陶谷等平台,加快建设禅城保险产业园。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科技服务、智能商业、智慧仓储物流等服务业发展。

 

加快城市更新

推进重点发展平台建设

禅城如何打造精品城区?区柱明说,禅城将“坚持“老城抽疏、新区加密”,以城市更新为抓手,逐步以小连片推动大集聚。具体将从4点着力。

一是推进重点发展平台建设。

南庄片区,打造佛山民生保障和跨境保税基地,加快冷链物流园、粮食产业园、生猪定点屠宰及冷链配送一体化项目建设。在凤翔湾都市产业区,重点推进千亩城市更新项目,以及公立学校、区人民医院等配套项目建设。

石湾片区,重点建设“环文华公园”片区,打造金融保险产业和总部经济集聚带。在东平云谷,将聚焦数字经济,重点加快东平数字创新产业园、数字产业总部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

张槎片区,正在建设聚锦科创园,重点加快一批行业影响力、带动力强的科创产业项目落地。

祖庙片区,加快建设广湛高铁枢纽新城,抢抓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机遇,提前储备空间、接入动能。

此外,还将加快祖庙莲升片区、石湾陶谷片区改造提升,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高地。

二是加快村级工业园改造。

全区目前共有138个、约2.9万亩村级工业园载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将于2023年底前,总体完成村级工业园改造任务。同时,正加快推进“工改工”、“村级工业园+旧村居”连片改造,旧村改造要保留一定的产业面积,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

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以“绣花”功夫塑造城市品质。推进王借岗公园、“亚艺-文华”公园等千亩公园建设。见缝插绿、见绿插花,建设一批网红街景。加快建设东平河水轴线(北岸)7大节点。加强对城市建筑风貌、城市色彩、外立面、天际线等设计管控。

四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提升“醉美南庄”“织梦张槎”两大乡村振兴示范片。二是建设水乡文旅、品质园区和创意新村3大“城乡融合功能区”,打造东平碧道体验线、水乡文化游览线等5条主题精品线路。三是推进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建设一批特色精品示范村(居);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加快120座农村公厕提升改建。

 

交通建设

深入实施“东提、西进、南接、北联”战略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也是禅城今年的主抓工作之一。区柱明表示,禅城将坚持“外联内顺”,深入实施“东提、西进、南接、北联”战略。一是抓紧海五西路、季华北路北延、南庄大道东延、同济路西延等“外联”道路建设。二是加快转弯车道加建辅道、候车亭港湾式改建等工作,确保内部道路顺畅。

同时,发展智慧交通。构建交通智慧大脑,全天候24小时的动态监测交通状况。继续加快拥堵节点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智慧潮汐车道、发展共享校车、完善慢行系统等。

此外,配合轨道交通建设。落实属地责任,积极配合推动地铁2号线、3号线、4号线、广佛环线、广州28号线、广湛高铁禅城段的建设。

 

学校建设管理:

全力加快25家学校建设

禅城作为中心城区,教育配套如何跟上发展的脚步?区柱明介绍,今年,禅城一是将学校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建设。“新建、扩建、改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目前正在全力加快25家学校建设。一是今年完成文华小学新建、在南庄启动建设高水平高中。二是加快紫南小学、罗南小学等学校改建、扩建改造。三是新增一批优质公办幼儿园。”

同时,提升更舒适的教学环境。优化学校空间布局,做强公办中学,有序实施初中寄宿制。在满足公办学位需求的情况下,支持镇街、村组引入名校资源建设优质学校,发展民办教育。新建(改建)的学校,有条件的都将设置地下停车场,预留学生接送专区。

另外,提质更响亮的教育品牌。深化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继续实施培养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三名工程”。配合加快广州美术学院佛山校区建设。

 

医疗卫生

构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禅城将在提升医疗卫生水平上下功夫,首先是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继续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加强应急保障。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防控,加强集中隔离酒店、医疗机构等重点部位管理。”区柱明表示。

其次是加强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建设。谋划筹建区中医院建设。配合加快推进市二医院新院区,以及市中医院扩改建等项目建设。

再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新建改建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构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

 

民生保障

实施11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加强民生保障,禅城今年将重点抓3项工作。区柱明谈道,一是大力推动稳就业。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完成三项工程培训人数8000人次以上。

二是加强保障住房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机制。实施11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涉及约1万户、95万平方米。对郊边路、平远街等老旧街区路段残旧老化路灯进行修复和升级改造。

三是做好扶持救助工作。建成一批星光老年之家,打造养老服务品牌。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做好儿童福利工作。健全综合救助制度,做好特定群体的民生兜底保障。

 

数字经济

快园区建设,推动数字赋能制造

在建设数字政府、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区柱明表示禅城今年将重点推进3方面工作。

其一是推进智慧赋能。加快城市“智慧大脑”建设,打造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数据服务中心,以及政务应用创新中心。提升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建设水平。深化智慧交通、智慧新警务、新型智慧社区等方面建设。

其二是推进数据赋能。一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提升精准服务能力。二是落实全市扶持政策标准化试点工作,加快实现事项“秒报、秒批、秒付”。三是推进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动“证照联办”改革全覆盖。四是加快实施“一个口”受理,实现项目联审联批、速办速批。

其三是发展数字经济。一是加快东平云谷等园区建设,推动数字赋能制造。二是落实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流程再造。三是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南都记者刘军艳

 

编辑:刘军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大湾区·大未来——万亿佛山新征程
聚焦2021年佛山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