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佛山市人大代表、顺德区区长王勇做客佛山市两会区长访谈直播间,在畅谈今年各项重点工作思路和目标的同时,积极回应在线网友的提问。
这些问题聚焦民生,涵盖教育、医疗和水污染治理等热点话题,包括:“目前顺德在教育医疗方面有何规划?”“今年有哪些推进全水系治水的措施吗?”
王勇在直播间,对网友关心的问题一一详细解答。
“教育、医疗卫生一直是顺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它们不仅是群众都关心的民生工作,还关系顺德的营商环境,是核心竞争力所在。顺德区委、区政府早就关注到顺德的教育卫生水平跟我们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的问题,所以一直在均衡保障的前提下,更提出了要有质量的提升。”王勇表示,目前,顺德已经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用“123456”来概括,也就是“1个百亿、20%高层次、3成优才、40%高优、5万宿位、6万学位”。
对此,王勇详细介绍道,其中,“1”指的是100亿的教育投入。“2”则是20%高层次教育人才,力争三年内,引进、培育一批教育领军人才,至2022年,全区高层次教育人才占比达20%。“3”指的是优秀学生全市占比三成。“4”则是冲刺高考高优率40%。“5”指的是配置5万宿位。“6”指的是新增6万学位。
2021年,顺德区委、区政府将从以下3个方面发力,提升顺德教育质量。
第一,加强硬件建设,消除校舍安全隐患,重点推进8所学校建设项目,新增中小学学位不少于10000个,加强学校宿舍建设,新增不少于8000个宿位,通过新改扩建10所幼儿园,新增学前学位不少于3500个,打造10所智慧课堂试点学校,建设10个系统化智慧校园,进一步优化基础信息化设施设备,建成顺德教育大数据平台。
第二、加强教师激励考核。近日,顺德召开了校长工作会议,出台十条新举措打造顺德教育铁军,相信随着这些新举措的落地实施,将吸引更多教育工作者汇聚顺德,并将有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积极性。
第三,打造一批标杆学校。全面推进顺德一中教育集团改革发展,探索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推进以大校好校带动小校,推进品牌学校、标杆学校的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学校覆盖面。这样,通过系列的措施,努力让顺德的教育水平真正能够达到既有均衡又有高质量的一个标准。
在医疗卫生方面,王勇表示,顺德的医疗水平的基础比较好,现在有3家三甲医院、10家二甲医院,顺德的这些医院已跟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5所学校建立了合作的联系。“现在,更加优化了合作的范围,直接跟他们的直属医院进行了合作,比如南方医院、珠江医院以及华侨医院,这些来自于广州的优质医疗资源,都直接支持了顺德医疗卫生的发展。”
王勇表示,今年以来,顺德还将进一步深化医疗的“政校合作”,加快推动“院院融合”发展,提升整个卫生服务的水平,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是要推动硬件建设,去年已动工建设了顺德中医院新院区以及总投资百亿元的和祐国际医院,今年还将动工建设顺德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并加快推进上述医疗卫生重点项目。
第二是完善基层医疗设施。建好群众身边的基层卫生站,每个镇街至少打造1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示范机构。
第三是推广医养结合模式。在条件相对成熟的镇街选取5家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试点单位,有效增加150张医养结合床位,支持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急救急诊、预约就诊、双向转诊、定期巡诊、业务指导等合作机制,确保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在今年顺德区票选的民生实事中,水污染治理排在了第一位。有网友提问,“顺德是岭南水乡,今年有哪些推进全水系治水的措施吗?”
“顺德水网密布,是桑基鱼塘的发源地。近年来,顺德把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成立区治水办、区排水公司加强统筹协调,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全力推进水污染整治工作,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王勇表示,接下来,顺德将全力推进“742192”系统治水工程,即在“十四五”期间,对7个联围开展全流域综合治理,消除400公里劣V类水质河涌,治理2000个污水口,推进100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90万吨/日,上述治水工作计划总投入达200亿元。
具体到2021年,顺德将投入约43亿元用于水环境治理,完成不少于1700个排污口、29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建成不少于400公里污水管网,并启动老旧缺陷管道修复,搭建智慧水务平台,同时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及启动三间污水处理厂扩建前期工作,加快补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提升人居生活环境,重塑岭南水乡风貌。
南都记者:路漫漫
编辑:路漫漫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1年佛山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