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检察:推进督促排查问题沙井盖,将联合南都共议井盖安全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1-02-07 20:41

南都讯 记者王瑜玲 通讯员黄小明 井盖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其运行状况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形象。

为推动有关部门重视井盖安全问题,消除公共安全隐患,2020年6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于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四号检察建议”,从加强井盖管理、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推动管理创新、提升社会参与度等方面提供具体建议。

1080x694_601fc7dc7917e.jpg

作为全国首个区级“三旧”改造改革创新试点的广州市黄埔区,随着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城市功能亦日趋完善,井盖设施也越来越多。截止至2020年12月,黄埔区的井盖数量已高达27万余个。在推进最高人民检察院“四号检察建议”落地生效的过程中,黄埔区检察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延伸检察监督触角,不断探寻参与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成立守护井盖安全专项小组,调研全区井盖隐患

黄埔区检察院介绍,井盖设施是指在道路、公共广场、公共绿地、住宅小区等范围内设置的供水、排污、排水、燃气、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公安、交通、照明设施等各类地下管线的检查井、工作井的井座及其井箅、盖板等。当前,井盖设施存在权属关系复杂、管理单位责任不强、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人员坠井事件在一些地方也偶有发生。造成事故原因有以下情况:一是井盖与地面凸凹不平;二是井盖缺失;三是井盖老化、破损;四是井盖松动、错位。

600x417_601fc746e9bb8.jpg

1080x578_601fc7737a46b.jpg

问题井盖

为推动解决黄埔区的井盖破损和养护不到位等突出社会问题,黄埔区检察院于2020年10月间专门成立了“井盖设施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工作小组”,具体由“两名员额检察官+一名检察官助理+三名书记员”组成。此外,黄埔区检察院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就三方面展开了调查。查找井盖设施技术规范、调查黄埔区内近期是否发生过井盖设施致人受伤事件、实地调查井盖设施运行状况。此外,还向相关职能部门调取到市民关于井盖设施的问题投诉工单793件,并对上述投诉工单进行逐一核实及回访。

公开听证督促职能部门履职,排查整改问题井盖1800余个

2020年12月10日,黄埔区检察院在全省率先探索引入“检察公益诉讼观察员”+“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共同参与案件听证。经公开听证,3名听证员一致同意黄埔区检察院就井盖设施存在破损、塌陷、缺失等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及时对全区井盖设施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并做好后续对井盖设施的定期安全排查和更新工作,保证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等符合相关要求”的检察建议。

800x489_601fc81af3faf.jpg

相关职能部门于2020年12月15日收到检察建议后,及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井盖设施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权属单位全面排查各辖区内所有的井盖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各权属单位共排查了问题井盖设施1850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2021年将试点开展800个点位的井盖设施智能化改造以及上线反馈井盖设施问题的“随手拍”小程序,实施井盖设施的全方位监控。

775x595_601fc834d9769.jpg

 联合媒体智库为井盖安全“出谋划策”

黄埔区检察院与南方都市报于2020年9月8日签署《关于守护公共利益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基层检察院首次尝试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中引入“媒体智库”来搜集社情民意,为该项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据悉,2021上半年,黄埔区检察院与南方都市报将联合举行一期“托牢脚底下的‘安全’”,提升大城市“温度”为主题的检察公益诉讼法律议事堂,为相关职能部门“出谋划策”。

黄埔区检察院表示,将以保护人民群众“脚底安全”为出发点,主动介入推动井盖设施的综合治理,不断延伸法律监督触角,积极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问题治理,引领和推动各部门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好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编辑:王瑜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