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披露!东莞松山湖、滨海湾、水乡等重大平台有新任务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1-02-09 17:59

重大平台,是东莞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2021年,东莞的重大平台会有哪一些新动作?

南都记者梳理《政府工作报告》及年度目标工作,今年东莞重大平台在原有基础上将有新突破,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全面启动活动将举行,支持滨海湾新区加快打造莞港特色合作平台,水乡功能区核心单元开发建设全面启动。

另外,今年提出推动形成松山湖生物技术、东部智能制造、东莞新材料、东莞数字经济、东莞水乡新能源、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银瓶高端装备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东莞的重大平台也将承担不同使命,培育东莞新动能。

松山湖风景图.jpeg

资料图。

松山湖科学城:

开展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全面启动活动

2020年,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与中科院开展合作共建,东莞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和实施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功能规划、国土空间规划。

另外,深入推进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共同抓好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搭建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举办科技交流活动等工作。

加快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建设, 争取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

加快推进大湾区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建设,全力支持东莞理 工学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年度目标分解中提及,开展松山湖科学城中央创新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完成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完成城市设计优胜方案整合工作,指导中央创新区开发建设,制定《东莞市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创新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实施方案》;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全面启动活动。

vivo相关图.jpeg

资料图。

滨海湾新区:

争取完成1-3个总部企业项目签订投资协议

“十三五”期间,滨海湾新区纳入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特色合作平台,获批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掀起了加速开发建设的热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滨海湾新区加快打造莞港特色合作平台,谋划建设上市企业总部基地、大湾区大学科技园、滨海湾青创城等,主动对接自贸区创新资源外溢,探索离岸创新、莞港“三链”融合,力争在制度开放、区镇融合发展等方面创造更多先行经验。

具体到上市企业总部基地,今年将开展概念规划研究,主动招商引资,争取完成1-3个总部企业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另外探索离岸创新研究,完成创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离岸创新实验区深化课题研究。

水乡功能区:

全年力争签订8份合作协议

《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021年东莞将全面铺开水乡功能区建设,基本完成八大核心单元空地整备,这里就包括东莞西站洪梅单元、洪梅梅沙单元、洪梅夏汇(黎洲角)单元、望牛墩洲涡(鸡心岛)、东莞西站望牛墩、道滘九曲、麻涌站1343亩等的整备工作。

水乡功能区将加快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掀起水乡大开发、大建设新高潮。 水乡功能区将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配套政策和连片“工改工”试点产业扶持政策终稿。积极推动一批成熟项目签订正式投资协议,推动部分项目做落地实质性谈判,全年力争签订8份合作协议。

谢岗 粤海.jpg

资料图。

银瓶创新区:

强化粤海平台和市镇联合招商

今年,东莞将支持银瓶创新区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强化粤海平台和市镇联合招商,打造粤港澳生态发展创新区。

梳理银瓶创新区相关工作可以发现,今年这里一个重点工作是招商。

一季度,编制高端装备、先进制造业、5G信息等新兴行业的龙头企业名录;引进2个优质产业项目进驻市镇联合招商基地。

二季度,组织与优质企业对接会,推动粤海平台13万平方米厂房完工,推动粤海平台6家新进驻企业投产。

三季度,引进1—2个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完成2个市镇联合招商基地地块的供地工作,推动粤海平台7家新进驻企业投产,完成粤海平台2万平方米厂房招商进驻。

四季度,推动2个市镇联合招商基地实质性动工,完成粤海平台2万平方米厂房招商进驻。引进1-2个优质产业项目落地。

采写 南都记者 梁锦弟

编辑:梁锦弟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