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耕沃野青山秀,雪映红梅小院香”;“腊尽春回久晴花竞放,云收日照初暖柳争妍”。
农历辛丑牛年来临之际,以生肖“牛”为主题的“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本次展览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中遴选与牛有关的文物和艺术品160余件(套),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贺岁迎春。
牛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之一,也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作为上古社会最具灵性的畜养,牛是农耕社会最忠实可靠的劳力,也为人文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展览分为与牛为伴、牛为艺源、春牛颂福三个单元,从生产生活、历史文化、艺术雕绘等各个方面系统展示了牛的历史、文化和与牛有关的节俗信仰。
在此次展出的文物艺术品中,既有融汇牛角形象的商周青铜礼器、颇具特色的古滇国青铜器,也有不同历史时期与牛有关的雕塑、绘画作品。依据老子出关、牛郎织女、吴牛喘月等历史典故绘制的图像让传奇故事更加形象生动;描绘渔樵耕读的书画、瓷器承载着农耕社会最朴实的夙愿和期待;盘车图、豳风时序歌图、嫁娶图等将牛与世俗社会紧密相连;牧笛图、秋郊归牧图等绘画作品则在虚实之间抒发着古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情怀。
兽面纹青铜鬲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立牛青铜钺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十二生肖陶俑 唐代天宝四年(公元745年)1955年陕西西安韩森寨雷府君夫人宋氏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牦牛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吴作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铜牛 2011年 韩美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整个展厅以大红为底色,烘托出喜庆祥和的新春氛围。
在展览最末,牛渚泛月、牛角挂书、牛刀小试、目牛游刃、气壮如牛、鲸吸牛饮、汗牛充栋、放牛归马……24个带牛字的成语簇拥着一个气势饱满的“福”字,以牛的形象、典故和意境,祈福来年,振奋精神。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