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马建忠 在《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发布后,中医药在防止糖尿病领域的临床研究已在加速推进。2月19日,贵州百灵发布公告,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该公司共同承担的“苗药糖宁通络片防治糖尿病及视网膜并发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和机制探讨”研究课题,已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国中医药科技函〔2021〕18 号),正式成为国家级科研课题。
公告显示,此次多中心临床研究将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联合项目承担单位,联合北京、上海、四川、福建等多地医疗机构及专家,按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多中心的循证医学方式,针对苗药糖宁通络片,以“心身疏泄学说”为理论指导,开展糖宁通络对糖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糖宁通络对糖网超早期危险因素的预防机制等三项研究。
上述公告还显示,本次项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叔禹教授为课题负责人,临床研究方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小英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倪青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段俊国教授等十余位糖尿病领域权威专家共同参与设计,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式,并将邀请国内多家知名综合及中医医院共同参与完成。
糖网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根据此前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2.8%。在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中,糖网患病率为24.7%~37.5%,按此估算,糖网患者已超过3000万,但对于这种致残率高、不可逆的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防治的临床药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曾龙驿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得了糖尿病后,如果不注意血糖控制,全身的器官都像泡在“糖水”里,包括眼睛。而如眼睛患上了糖网,则可能会致盲。
据悉,目前我国87%的糖尿病患者就诊于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诊疗措施和适宜技术却在三级医疗机构实施。因此,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不仅在主观意识上缺乏“糖网病筛查”意识,同时也受到就医的客观条件限制。一旦患者出现视力下降再找眼科医生就诊时,往往已经到了病变的晚期,不仅治疗成本大大增加,而且常常得不到好的诊疗效果,最终可能导致永久失明。
编辑:马建忠